东都放榜未花开,三十三人走马回。
秦地少年多酿酒,已将春色入关来。
东都放榜时花儿还未绽放,三十三名进士骑马归来。 长安的少年们多酿美酒,已将春天的气息带入关中。
这首诗需要从三个层面理解:首先是纪事层面,如实记录放榜时间、地点及同榜人数;其次是情感层面,通过"走马回""多酿酒"等动态描写,表现新科进士的昂扬意气;最后是象征层面,"春色入关"既指自然节气,更隐喻人才入朝带来的生机。杜牧将个人际遇融入时代背景,短短四句既见其诗才,又显唐人对科举功名的集体崇尚。
全诗以轻快的笔调描绘新科进士的意气风发。前两句用"未花开"与"走马回"形成时间与动作的对比,暗喻寒窗苦读终得绽放;后两句通过"酿酒""春色"的意象,既写实描写长安少年庆贺的场景,又象征进士及第为朝廷带来的新生力量。杜牧善用数字(三十三人)和地名(东都、秦地)增强纪实感,使个人喜悦具有时代典型性。
此诗作于唐文宗大和二年(828年),杜牧时年26岁,在洛阳进士及第后写给长安友人的作品。诗中既表达了金榜题名的喜悦,也透露出对未来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