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长安晴望
长安晴望
杜牧 〔唐朝〕
翠屏山对凤城开,碧落摇光霁后来。
回识六龙巡幸处,飞烟闲绕望春台。
写山
古诗译文
翠屏山面对着长安城敞开,雨后天晴,碧空中的光芒摇曳而来。回首认出皇帝巡幸的地方,飞烟悠闲地环绕着望春台。
展开
知识点
唐朝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布局严谨,有宫城、皇城和外郭城之分。皇帝巡幸是唐朝常见的皇家活动,象征权威与盛世。杜牧是晚唐著名诗人,诗风清丽俊爽,擅长写景抒情。望春台可能指实际建筑,也与唐代的春祭活动相关。
展开
古诗注解
翠屏山
: 指长安南郊的山峰,形似屏风,翠绿可爱,常作为长安的风景点缀。
凤城
: 指长安城,传说秦穆公之女弄玉吹箫引凤,故帝都常称凤城。
碧落
: 天空或碧空,道家称天界为碧落。
霁
: 雨雪停止,天气放晴。
六龙
: 古代天子车驾用六匹马,马称龙,故六龙指皇帝的车驾,代指皇帝。
巡幸
: 皇帝出行视察或游玩。
望春台
: 可能指长安城内的望春亭或类似建筑,用于观赏春景和举行皇家活动。
展开
讲解
这首诗通过视觉意象展开,首句“翠屏山对凤城开”描绘山与城的对峙,展现地理格局;次句“碧落摇光霁后来”写雨后天晴,天空光芒动态摇曳,营造清新氛围。第三句“回识六龙巡幸处”转折,引入皇帝巡幸的典故,暗示历史与权威;末句“飞烟闲绕望春台”以飞烟闲绕收束,体现闲适与皇家气派。整体上,诗融合自然与人文,表达了对长安盛景的赞美和对皇权的敬仰,是杜牧写景诗的典型代表。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明快的笔触,描绘了长安雨后的壮丽景色。前两句写翠屏山与凤城相对,碧空光芒摇曳,突出自然之美;后两句转入对皇帝巡幸的回忆,飞烟闲绕望春台,增添皇家气派。全诗运用意象和典故,语言简练,意境开阔,表达了杜牧对自然景观和皇权盛世的双重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之情。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杜牧在唐朝晚期所作, likely during his time serving in Chang'an as an official.杜牧曾任监察御史等职,生活在长安,目睹了城市的繁华与自然美景。诗中描绘雨后长安的晴朗景色,并暗指皇帝巡幸的盛况,反映了晚唐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作者对盛世景象的怀念与赞美。
展开
作者信息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古诗数量:
605
名句数量:
2165
作者其他古诗
1
过华清宫
1.4万阅读
2
怅诗
1.2万阅读
3
怅诗
1.2万阅读
4
赤壁
1.2万阅读
5
题乌江亭
1.1万阅读
6
旅宿
1.1万阅读
7
秋日偶题
1.1万阅读
8
归家
1.1万阅读
9
早秋客舍
1.1万阅读
10
兰溪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