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卢秀才将出王屋,高步名场,江南相逢赠别
卢秀才将出王屋,高步名场,江南相逢赠别
杜牧 〔唐朝〕
王屋山人有古文,欲攀青桂弄氛氲。
将携健笔干明主,莫向仙坛问白云。
驰逐宁教争处让,是非偏忌众人分。
交游话我凭君道,除却鲈鱼更不闻。
写山
写人
写云
写鱼
古诗译文
王屋山的卢秀才怀揣古文才学,渴望攀折月宫仙桂显耀才华。
他将带着雄健文笔求见圣明君主,莫再向仙山白云寻问虚无之道。
名利场中竞逐时当存谦让之心,是非纷争最忌众人妄加评议。
若友人问起我的近况,请转告:除却鲈鱼之思,我已不问世事。
展开
知识点
1. 干谒诗:唐代举子向权贵献诗求荐的文体,此诗突破传统模式
2. 青桂典故:科举文化的象征符号体系
3. 张翰莼鲈之思:魏晋风度的典型意象
4. 晚唐牛李党争:影响士人命运的政治背景
5. 王屋山:道教十大洞天之首的文化意蕴
展开
古诗注解
王屋山人
:指卢秀才,王屋山在今河南济源,道教圣地。
青桂
:月宫桂树,象征科举及第,语出《晋书·郤诜传》。
干明主
:干谒圣明君主,指通过献赋求取功名。
仙坛白云
:暗指求仙问道的隐逸生活。
驰逐
:官场竞争,典出《史记·货殖列传》"驰逐射猎"。
鲈鱼
:用张翰思乡典,表达隐逸之志,见《世说新语》。
展开
讲解
本诗核心在"将携健笔干明主"与"除却鲈鱼更不闻"的矛盾张力。杜牧以"宁教争处让"揭示官场潜规则,用"偏忌众人分"暗讽党争之弊。尾联看似闲笔,实为诗眼:诗人嘱托友人传话时特意强调"鲈鱼",既是对卢秀才的委婉警示,也是自身历经政治挫折后的顿悟。这种以个人际遇折射时代困境的写法,体现了杜牧"雄姿英发中见沉郁"的独特诗风。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四联层层递进:首联以"青桂"喻功名,展现卢秀才的才情抱负;颔联"健笔干明主"与"莫问白云"形成仕隐对比;颈联突转笔锋,揭示官场倾轧的生存法则;尾联借"鲈鱼"典故,表面嘱托传话,实则抒发诗人看透名利后的超脱。杜牧善用对比手法,将勉励、告诫、自况熔于一炉,在干谒诗中独具批判锋芒。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杜牧任宣州团练判官期间(约842-844年)。时值牛李党争激烈,杜牧因曾受牛僧孺赏识而遭排挤。诗中卢秀才即将赴京应试,杜牧以过来人身份既勉励其进取,又暗讽官场倾轧,最后借鲈鱼典故流露自身归隐之意,反映中晚唐士人在仕隐间的矛盾心态。
展开
作者信息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古诗数量:
605
名句数量:
2165
作者其他古诗
1
过华清宫
1.4万阅读
2
怅诗
1.2万阅读
3
怅诗
1.2万阅读
4
赤壁
1.2万阅读
5
题乌江亭
1.1万阅读
6
旅宿
1.1万阅读
7
秋日偶题
1.1万阅读
8
归家
1.1万阅读
9
早秋客舍
1.1万阅读
10
兰溪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