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贻隐者
贻隐者
杜牧 〔唐朝〕
回报隐居山,莫忧山兴阑。
求人颜色尽,知道性情宽。
信谱弹琴误,缘崖劚药难。
东皋亦自给,殊愧远相安。
写山
写人
隐居
古诗译文
回信给隐居山中的友人,不必担忧山居的兴致衰减。
求人时看尽脸色,才懂得性情豁达性情的可贵。
因琴谱有误而弹错音,沿着悬崖采药更是艰难。
我在东皋也能自给自足,却惭愧与你相隔遥远仍心系彼此。
展开
知识点
东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有"登东皋以舒啸",后成为隐逸意象 劚药:唐代隐士常亲自采药,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可印证 琴谱之误:唐人重视琴道,白居易《废琴》也有"丝桐合为琴,中有太古声"的记载 晚唐隐逸诗特点:多通过生活细节表现隐逸情趣,与盛唐山水诗宏大叙事不同
展开
古诗注解
贻隐者
:赠送给隐居者的诗。"贻"意为赠送。
山兴阑
:山居的兴致衰减。"阑"指将尽。
颜色尽
:看尽他人脸色,指求人时的窘态。
信谱弹琴误
:因琴谱错误导致弹奏失误,暗喻处世之难。
劚药难
:"劚"指挖掘,悬崖采药极言隐居生活艰辛。
东皋
:水边高地,此处代指诗人自己的居所。
展开
讲解
本诗结构呈现典型起承转合:首联以劝慰语气起兴,颔联通过世态对比承接,颈联以隐居细节转折,尾联收束全篇。艺术上运用"颜色尽"与"性情宽"的强烈对照,"琴误"与"药难"的工整对仗。值得注意的是,杜牧将传统隐逸诗的超然感与现实困顿感结合,既保持"羚羊挂角"的意境美,又注入"求人颜色尽"的尘世质感,这种双重性正是晚唐士大夫矛盾心理的文学投射。
展开
古诗赏析
全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双重镜像:前四句通过对比"求人"与"知道",揭示官场世态炎凉与山居心境豁达的差异;后四句用"弹琴误""劚药难"的具象描写,将隐居生活诗意化与真实化并存。尾联"殊愧远相安"五字,既含对隐士人相惜之情,又暗藏自己未能真正归隐的惭愧,体现杜牧晚年特有的含蓄委婉笔法,在平淡叙述中蕴含深沉的人生感慨。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杜牧晚年,当时他因政治抱负难以实现,逐渐转向隐逸思想。诗中"隐者"可能是其友人,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处境的无奈。晚唐社会动荡,文人普遍存在隐居避世的心态,杜牧此诗正是这种时代思潮的反映。
展开
作者信息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古诗数量:
605
名句数量:
2165
作者其他古诗
1
过华清宫
1.4万阅读
2
怅诗
1.2万阅读
3
怅诗
1.2万阅读
4
赤壁
1.2万阅读
5
题乌江亭
1.1万阅读
6
旅宿
1.1万阅读
7
秋日偶题
1.1万阅读
8
归家
1.1万阅读
9
早秋客舍
1.1万阅读
10
兰溪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