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燕飞何捷,啄害恣群雏。
人岂玩其暴,华轩容尔居。
强欺自天禀,刚吐信吾徒。
乃知不平者,矫世道终孤。
阳和含煦润,卉木竞纷华。
当为众所悦,私已汝何夸。
北里秘秾艳,东园锁名花。
豪夺乃常理,笑君徒咄嗟。
高飞的燕子何其敏捷,肆意啄食伤害幼雏。 人们岂能容忍它的暴行,华美的屋宇却容它栖居。 强横欺人本是天性,刚直敢言才是我辈风骨。 方知世间不平之事,矫正世俗终究孤独。 春阳和煦滋润万物,花草树木竞相繁华。 本当为众人所喜爱,你却为何私自夸耀? 北里藏着浓艳之色,东园锁着名贵之花。 豪强掠夺本是常理,可笑你徒然愤慨嗟呀。
本诗需重点把握三层内涵: 1. 象征系统:"高燕""秾艳"等意象构成隐喻网络,解读时需联系唐末社会背景; 2. 情感逻辑:从愤怒揭露到无奈嘲讽,体现诗人思想转变; 3. 诗学传承:比较陈子昂原诗与司空图仿作的异同,理解晚唐诗人对"风骨"理论的实践。 教学建议:可结合杜甫"朱门酒肉臭"等诗句,分析唐代讽喻诗的发展脉络。
全诗采用双段对比结构: 前八句以"高燕"喻权贵,揭露其暴行反受优待的荒诞,凸显诗人刚直不阿的品格; 后八句转入对虚伪繁华的批判,通过"北里秘秾艳"等意象,讽刺权贵垄断资源却道貌岸然。 艺术上运用比兴手法,将自然现象与社会现实交织,语言犀利而富有张力,末句"笑君徒咄嗟"以反讽收束,强化批判力度。
此诗作于晚唐社会动荡时期,司空图借效仿陈子昂《感遇》诗体,以寓言笔法揭露权贵欺压百姓、豪强横行的社会现实。诗人身处唐末乱世,目睹官场腐败与民生疾苦,通过对比自然界的弱肉强食与人间不公,表达对世道的愤懑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