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沧浪峡”为切入点,巧妙运用对比手法,营造出远离尘嚣的意境。首联“门向红尘日日开,入门襟袖远尘埃”,一开一合之间,将世俗的“红尘”与山水的“尘埃”远隔开来,奠定了全诗超脱的基调。颔联“暗香惹步涧花发,晚景逼檐溪鸟回”,通过“暗香”、“涧花”、“晚景”、“溪鸟”等意象,细腻地描绘了峡中幽静而富有生机的自然美景,动静结合,画面感极强。颈联“不为市朝行路近,有谁车马看山来”,笔锋一转,以反问句式点明此地并非因交通便利而吸引世人,恰恰因其远离名利场而显得珍贵,深化了隐逸主题。尾联“可怜严子持竿处,云水终年锁绿苔”,借古喻今,引用严子陵的典故,既表达了对高士风骨的钦佩,也流露出对隐居之地虽清幽却难免孤寂的复杂感慨。全诗语言清丽,意境深远,情景交融,是晚唐山水隐逸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