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昏天色晚,崖下泊行舟。
独客伤归雁,孤眠叹野鸥。
溪声牵别恨,乡梦惹离愁。
酒醒推篷坐,凄凉望女牛。
天色昏暗,江水苍茫,傍晚时分将船停泊在山崖之下。 独自漂泊的游子为南归的大雁感伤,孤枕难眠,叹息着野鸥的自由。 溪水的声音牵动着离别的愁绪,思乡的梦境更添漂泊的哀愁。 酒醒后推开船篷独坐,凄凉地望着天上的织女星与牵牛星。
首联以白描手法勾勒泊船场景,颔联用“伤”“叹”直抒胸臆。颈联通过听觉(溪声)与梦境(乡梦)双重渲染离愁,尾联“推篷坐”的动作细节与“望女牛”的仰视视角,将个人情感与宇宙永恒相连,体现唐诗“以小见大”的艺术特色。
全诗以“昏”“晚”“独”“孤”等字眼奠定凄清基调,通过归雁、野鸥的对比,突出游子无依的境遇。后联以溪声、乡梦具象化离愁,末句“望女牛”将个人情感升华至宇宙时空的苍凉感,语言凝练,意境深远。
此诗作于唐彦谦羁旅途中,具体创作时间不详。诗人夜泊东溪,触景生情,借孤雁、野鸥、溪声等意象,抒发漂泊在外的孤独与思乡之愁,反映了唐代文人羁旅诗的典型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