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写愁肠愧不才,多情练漉已低摧。
穷郊二月初离别,独傍寒村嗅野梅。
想要倾诉愁绪却惭愧才疏学浅,多情的心已被磨砺得低沉颓丧。 在荒僻的郊外,二月初与你分别,独自徘徊在寒村边,轻嗅野梅的幽香。
此诗以“愁”字为眼,首联通过自我剖白奠定基调,颔联转向空间与时间的双重渲染。“穷郊”“寒村”的荒凉与“野梅”的幽香形成张力,暗示诗人虽处孤寂却心向高洁。讲解时可重点分析:1)虚实结合的手法(前虚后实);2)“嗅”字的动作细节如何深化意境;3)唐代士人在贬谪或离别时通过咏物寄托情怀的普遍写法。
前两句直抒胸臆,以“愧不才”“多情低摧”表现诗人面对离愁时的无力感;后两句转为白描写景,通过“穷郊”“寒村”“野梅”的意象组合,勾勒出孤寂清冷的画面。末句“嗅野梅”尤为精妙,既点明早春时令,又以梅的孤傲暗喻诗人虽处逆境仍坚守志节。全诗语言简练,情感含蓄,体现了唐诗“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此诗作于唐代,诗人唐彦谦在早春二月与友人离别后,独自徘徊于荒村野径,触景生情。诗中既流露出对离别的感伤,又通过“嗅野梅”的细节,暗含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反映了唐代文人羁旅孤寂时的典型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