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繁弦不必歌,静中相对更情多。
殷鲜一半霞分绮,洁澈旁边月飐波。
看久愿成庄叟梦,惜留须倩鲁阳戈。
重来应共今来别,风堕香残衬绿莎。
无需繁弦也不必高歌,静默相对更显情意绵长。 红牡丹如霞光染就半匹绮罗,白牡丹似明月映澈水波荡漾。 久望愿如庄周梦蝶般沉醉,惜花需借鲁阳挥戈让时光停留。 他日重来定与今日不同,风中残香零落衬着绿草丛丛。
本诗可从三个层面解读: 1. 物象层:红白牡丹的形色刻画,展现唐代贵族审美趣味; 2. 情感层:通过"愿成""惜留"等词,传达对美好事物的眷恋; 3. 哲理层:借庄周梦蝶的物化思想与鲁阳戈的时空意象,探讨永恒与瞬息的辩证关系。 艺术上,诗人以细腻的感官描写(视觉"霞分绮"、嗅觉"香残")与典故的深层隐喻,构建出多层意蕴空间。
全诗以对比手法展开:首联“静中相对”突出牡丹的含蓄美;颔联用“霞分绮”“月飐波”工笔描绘红白牡丹的绚烂与清雅;颈联引入庄周梦蝶、鲁阳挥戈的典故,将赏花升华为哲思;尾联“风堕香残”以残香衬绿莎的意象,暗喻盛衰无常。诗人通过牡丹的荣枯,表达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怅惘与对永恒的向往。
此诗作于晚唐时期,吴融目睹宫廷贵族赏牡丹的奢靡风气,借红白牡丹的静美与凋零,抒发对繁华易逝的感慨,隐含对时局的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