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喜春来
喜春来
曹德 〔元朝〕
和则明韵二首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
小瀛洲外小红楼,人病酒,料自下帘钩。
写雨
写花
写水
写人
湖水
写湖
西湖
写酒
古诗译文
秋夜,片片含雨的云朵如同千万座山峰,披着烟霭的钓船像一件玉蓑衣。小亭周围飘满荷花的香气。凉意宜人,正好设宴款待嫦娥。
展开
知识点
1. 李致远:元代散曲家,生平不详 2. 曲牌与内容的不一致:以春曲写秋景 3. 嫦娥意象:常用来代指月亮 4. 元代散曲的隐逸主题 5. 比喻手法:云如峰、船如蓑等新颖比喻
展开
古诗注解
断云
:片段的云朵。
雨峰
:形容云朵如含雨的山峰。
钓艇
:钓鱼的小船。
玉一蓑
:像玉做的蓑衣。
藕花
:荷花。
款嫦
:款待嫦娥,指赏月。
展开
讲解
这首作品虽用《喜春来》曲牌,却写秋夜景色,体现了元代散曲的创新精神。前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写云和船,展现秋夜的空灵;后三句写赏月情景,通过嗅觉(荷香)、触觉(凉意)等多重感官描写,营造出清幽的意境。末句邀请嫦娥的想象,更添浪漫情调。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小令以独特的想象描绘秋夜景色。首句将云朵比作"含雨峰千朵",气势恢宏;次句写烟霭中的钓船如"玉一蓑",比喻新颖。后三句转入赏月情景,通过"藕花香""凉意可"等描写,营造出清雅的意境。末句"款嫦"的想象富有浪漫色彩。
展开
创作背景
这是元代散曲家李致远的作品,虽然曲牌是《喜春来》,但内容描写秋夜景色,可能是借春曲写秋意。元代文人常在散曲中表现隐逸情趣,这首作品通过秋夜泛舟、赏月的描写,展现了文人的雅致生活。
展开
作者信息
曹德,字明善。曾任衢州路吏。顺帝时曾作《清江引》二首以讽伯颜。遂遭缉捕,出避吴中。数年后伯颜事败,方返大都。与薛昂夫,任昱有唱和。所作散曲华丽自然。《金元散曲》录存其小令十八首。
古诗数量:
12
名句数量:
48
作者其他古诗
1
喜春来
1万阅读
2
折桂令
1万阅读
3
【中吕】喜春来_和则明韵骚
1万阅读
4
三棒鼓声频
1万阅读
5
三棒鼓声频
1万阅读
6
【双调】庆东原_江头即事低
1万阅读
7
【双调】折桂令_江头即事问
1万阅读
8
【正宫】小梁州_侍马昂夫相
1万阅读
9
三棒鼓声频
1万阅读
10
【双调】清江引_长门柳丝千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