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清代诗人查慎行的《青溪口号》(编号2523)。首先,我们先了解这首诗的基本场景——它描绘的是青溪上船只往来的画面。开篇两句,“来船桅竿高,去船橹声好”,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远处驶来的船,桅杆高高立着,很显眼;而正要离开的船,摇橹的声音特别好听,这两句一下子就把青溪上热闹又鲜活的行船景象展现在我们眼前了。
接着看后两句“上水厌滩多,下水惜滩少”,这里要注意“上水”和“下水”的意思,上水是逆流而上,下水是顺流而下。逆流的时候,水流推着船,滩涂又多,船走得特别费劲,所以船夫就“厌”滩多;顺流的时候,船走得快,可滩涂能帮着稳住船、调节速度,滩少了反而不方便,所以船夫又“惜”滩少。这一“厌”一“惜”,把船夫的真实心情写得特别到位,也让我们知道了古代行船的小常识。
整首诗语言很简单,但画面感强,还充满了生活气息。查慎行就是这样,用朴实的文字把自己看到的行旅场景记录下来,让我们隔着几百年,还能感受到青溪上的那股烟火气。大家以后读诗的时候,也可以多留意诗里的细节,比如这里的“桅竿”“橹声”,还有“厌”“惜”这样的字,就能更好地理解诗的意思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