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山下水长流,尝记当年此共游,今夜南风吹客梦,清淮明月照孤舟。
紫金山下的河水静静流淌, 还记得当年我们曾在此一同游赏。 今夜南风吹拂着我的归乡之梦, 清澈的淮河上明月映照着孤独的小舟。
此诗通过空间(紫金山-淮河)与时间(当年-今夜)的双重转换,构建情感张力。首句“水长流”暗喻思念绵长;三句“南风吹客梦”以触觉写心理,化虚为实;末句“明月孤舟”画面极简却意境全出,与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异曲同工。需注意宋代文人诗“以理节情”的特点:即便思念深切,仍保持语言克制,通过景物自然流露。
全诗以“水长流”起兴,时空交织:前两句回忆往昔与妻子的同游,后两句转写当下孤舟独宿。南风撩梦、明月照舟的意象,将思念化为画面,含蓄深沉。“共游”与“孤舟”形成强烈对比,凸显宦游人的孤独。语言简净,情感内敛,体现宋诗理趣与深情并重的特色。
此诗作于欧阳修贬官滁州期间(庆历六年,1046年),途经寿州时寄给妻子。当时他因支持范仲淹改革遭贬,政治失意,诗中融合了羁旅之思与对妻子的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