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设高科表用文,吾曹谁作谏垣臣。
甄山秀气旷千古,凤阙华恩钟二人。
起草便论天上事,如君不是世间身。
龙头龙尾前年梦,今日须怜应若神。
唐朝设立科举高榜彰显文治,我们这些人谁能成为谏官之臣? 甄山灵秀之气流传千古,皇宫的恩宠集中于你们二人。 提笔便论天下大事,像你这般人物本非俗世凡身。 昔日科举登第的梦境犹在,如今更应被怜惜如神明。
本诗艺术特色有三:一是双线结构,明写友人暗含自身;二是意象群构建,通过“高科-凤阙-龙头”形成功名意象链;三是用典自然,如“甄山”既赞地貌又喻人才。黄滔作为晚唐诗人,其诗风兼具科举诗的程式化与个人真情实感,此诗末句“应若神”的夸张表达,生动体现了唐代士人对功名的神圣化认知。
全诗以科举功名为核心意象,首联以反问凸显对谏官地位的向往;颔联用“甄山”“凤阙”的典故,将自然灵气与皇权恩宠并置;颈联赞友人超凡才识;尾联以“梦”与“神”呼应,虚实相生。诗中“二人”可能暗指翁文尧与其同榜进士,体现唐代士人的群体认同感。
此诗为黄滔寄赠友人翁文尧之作。翁文尧曾任拾遗(谏官),诗人通过赞美其才华与际遇,表达对友人仕途的称羡,同时暗含自身对功名的渴望。唐代科举制度兴盛,士人常以诗文互赠,此诗正是这一背景下的典型交际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