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雪窦禅师
雪窦禅师
崔道融 〔唐朝〕
雪窦峰前一派悬,雪窦五月无炎天。
客尘半日洗欲尽,师到白头林下禅。
写雪
古诗译文
雪窦峰前一条瀑布高高悬挂,雪窦山五月中没有炎热天气。旅途尘垢半日间就洗尽消,禅师抵达白发林中静坐修禅。
展开
知识点
知识点: - 作者崔道融:唐末诗人,生卒年不详,擅长田园隐逸诗风,作品质朴自然。 - 诗体特点:属七言绝句,四句成诗,讲究韵律平和。 - 历史背景:雪窦山是唐代佛教圣地,禅宗文化盛行,反映唐代佛道思想融合。 - 主题思想:表达自然与人世的对应性,推崇佛教的清修避世。 - 文学影响:代表唐代山水禅意诗,影响后世文人对宁静境界的追求。
展开
古诗注解
雪窦峰
: 指雪窦山,位于浙江宁波,唐代佛教名山。
一派悬
: 一派瀑布或水流垂直悬挂,形容自然景象的壮丽。
无炎天
: 无炎热天气,强调雪窦山的清凉避暑。
客尘
: 旅途中的尘垢,引申为世俗烦恼。
洗欲尽
: 几乎洗净,喻意摆脱尘世束缚。
师
: 禅师,指雪窦山上的高僧。
白头林
: 既指禅师白发苍苍,又指林间清幽修行之地。
林下禅
: 在林中坐禅,体现佛教的静心修行。
展开
讲解
这首诗以雪窦山为背景,通过前两句描写山水清凉景色,后两句聚焦禅师修行过程,形成“景—人”对照结构。开篇的“一派悬”用夸张手法突出瀑布壮丽,“无炎天”反衬人间炎扰;后段“客尘洗尽”象征净化心灵,“林下禅”点题禅修主题。全诗借景抒情,鼓励读者在浮躁尘世中学习禅师心无旁骛的态度。教育意义在于强调内心平和,启示人们在压力生活中回归自然与精神内省。
展开
古诗赏析
本诗前两句写景,以雪窦峰的瀑布清凉开篇,突出五月无炎天的奇异,展现山水清幽之美;后两句转为人事,写旅途尘垢在禅境中洗净,禅师林中白头修禅的静谧画面。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将自然景色与禅修境界结合,传达避世超脱之意,折射唐末文人寻求精神解脱的主题。
展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晚期,作者崔道融(约活动于9世纪),是唐末著名诗人。此诗基于诗人的游历经历:崔道融曾到访雪窦山,感怀其山水清凉与禅意氛围。当时唐朝社会动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逃离尘世炎扰、向往清修生活的避世情怀。
展开
作者信息
崔道融,江陵人。唐末诗人。以征辟为永嘉(今浙江省温州市)令。累官至右补阙。后避居于闽,因号“东瓯散人”。与司空图为诗友,人称江陵才子。工绝句。僖宗乾符二年(875年),于永嘉山斋集诗500首,辑为《申唐诗》3卷。另有《东浮集》9卷,当为入闽后所作。
古诗数量:
75
名句数量:
236
作者其他古诗
1
溪居即事
1.1万阅读
2
田上
1.1万阅读
3
牧竖
1.1万阅读
4
溪居即事
1万阅读
5
田上
1万阅读
6
江鸥
1万阅读
7
寄人二首
1万阅读
8
梅花
1万阅读
9
夜泊九江
1万阅读
10
谢朱常侍寄贶蜀茶、剡纸二首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