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官左拾遗归隐作
官左拾遗归隐作
王易简 〔唐朝〕
汩没朝班愧不才,谁能低折向尘埃。
青山得去且归去,官职有来还自来。
写山
古诗译文
在朝廷官员的行列中沉浮,我惭愧自己才能不足,谁愿意卑躬屈膝地屈从于世俗尘埃呢?能够回到青山绿水间就暂且归去吧,官职这种东西,该来的时候自然会来。
展开
知识点
1. 左拾遗:唐代谏官名,分左、右拾遗,隶属中书省,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事上封事。 2. 归隐诗:中国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题材,表达诗人远离官场、回归自然田园生活的意愿。 3. 王易简:唐末诗人,生卒年不详,字里德,京兆万年人。唐懿宗咸通末年进士及第,曾官左拾遗。 4. 道家思想:诗中“官职有来还自来”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的哲学观念。
展开
古诗注解
汩没
:沉沦、埋没。这里指在官场中浮沉。
朝班
:古代君臣上朝时按品级排列的班次,指朝廷官员的行列。
低折向尘埃
:指向权贵卑躬屈膝,屈从于世俗。
青山
:代指归隐山林的生活。
官职有来还自来
:表达了诗人对功名的淡泊态度,认为官职是身外之物,来去随缘。
展开
讲解
这首诗是王易简辞去左拾遗官职、决心归隐时所作。讲解时应抓住几个关键点:一是诗人的身份(谏官)与他的选择(归隐)之间的对比,凸显其个人志趣与官场环境的矛盾;二是诗句中蕴含的情感变化,从自惭到不屑,再到最终的洒脱;三是理解“青山”与“官职”的象征意义,“青山”代表自由、本真的生活,而“官职”则象征着世俗的功名利禄。诗人选择前者,是一种对独立人格和精神自由的追求。整首诗可以看作是诗人的人生宣言,对后世读者理解古代文人的仕隐矛盾具有典型意义。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首句“汩没朝班愧不才”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在官场中的失意与自谦。第二句“谁能低折向尘埃”用一个反问,强烈地表明了诗人不愿同流合污、卑躬屈膝的清高气节。后两句“青山得去且归去,官职有来还自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以洒脱的口吻道出了归隐的决心和对功名的淡泊,体现了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整首诗生动地刻画了一位厌倦官场、向往自然的士大夫形象,其超然物外的情怀令人印象深刻。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朝,作者王易简时任左拾遗。左拾遗是谏官,负责对皇帝进行规谏。诗人可能在官场中感到才能无法施展,或对官场的倾轧、虚伪感到厌倦,从而产生了归隐山林的想法。这首诗正是他决定辞官归隐时所作,表达了他不屑于屈膝事权贵、向往自由生活的志趣。
展开
作者信息
王易简(生卒年不详)字理得,号可竹,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宋末登进士第,除瑞安主簿,不赴。入元,隐居不仕。易简笃于议论,多所著述,有《山中观史吟》。《乐府补题》有其咏物词四首,《绝妙好词》卷六载其词三首。
古诗数量:
25
名句数量:
56
作者其他古诗
1
庆宫春
1万阅读
2
摸鱼儿
1万阅读
3
齐天乐
1万阅读
4
齐天乐 客长安赋
1万阅读
5
九锁山十咏
1万阅读
6
水龙吟·翠裳微护冰肌
1万阅读
7
咏保母帖
1万阅读
8
九锁山十咏·四
1万阅读
9
庆宫春/高阳台
1万阅读
10
九锁山十咏·六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