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莎栅联句
莎栅联句
韩愈 〔唐朝〕
冰溪时咽绝,风枥方轩举。
——韩愈此处不断肠,定知无断处。
写风
古诗译文
冰封的溪水时而哽咽断绝,风吹动枥树正高高扬起。——韩愈在这里不会悲伤断肠,一定知道没有断绝之处。
展开
知识点
联句诗: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由两人或多人合作完成,每人创作一句或一联,常见于文人聚会,如唐朝的“联句”活动,强调即兴和互动。 韩愈:唐朝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领袖,诗风雄浑豪放,擅长以文为诗,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怀。 莎栅:可能指地名或建筑,如栅栏或驿站,在诗中作为背景意象,增强地域色彩。 唐代诗歌特点:注重意境营造和情感表达,善用自然意象,融合儒道思想。
展开
古诗注解
冰溪
: 结冰的溪流,形容冬季寒冷景象。
咽绝
: 哽咽断绝,指水流不畅或中断。
风枥
: 风吹的枥树,枥可能指栎树或泛指树木,象征自然力量。
轩举
: 高扬、高举,形容树木在风中摇曳的姿态。
不断肠
: 不悲伤断肠,表达乐观或坚韧的情绪。
无断处
: 没有断绝的地方,暗示持续或希望。
展开
讲解
这首诗是韩愈联句中的片段,前两句写景,“冰溪时咽绝”描绘溪流冰封、时断时续的冷寂,象征人生困境;“风枥方轩举”则以风中树木的高扬展现生机勃发,形成对比。后两句抒情,“此处不断肠”直抒胸臆,表达韩愈的豁达和坚韧,“定知无断处”蕴含哲理,指出事物总有连续和希望。整体上,诗作体现了韩愈面对逆境的乐观态度,语言凝练,意象鲜明,是唐代联句诗的典范,值得深入品读其艺术和思想价值。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诗通过“冰溪”和“风枥”的意象,描绘了冬季萧瑟 yet dynamic 的自然景观,前两句“冰溪时咽绝,风枥方轩举”运用对比手法,突出静与动的交织。后两句“此处不断肠,定知无断处”转向抒情,表达韩愈的乐观精神,以不断肠喻示不屈不挠。整体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韩愈散文家般的雄健风格和哲学思考,寓情于景,富有感染力。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唐朝韩愈的联句作品,联句是古代文人聚会时多人合作赋诗的形式,每人一句或几句。莎栅可能指地名或意象,韩愈在仕途坎坷或与友人唱和时创作,反映其豪放豁达的个性。唐朝中期,社会动荡,韩愈常以诗抒怀,此诗可能作于贬谪或游历期间,体现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展开
作者信息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古诗数量:
519
名句数量:
1926
作者其他古诗
1
杂说四
1.2万阅读
2
调张籍
1.2万阅读
3
师说
1.1万阅读
4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1万阅读
5
送孟东野序
1.1万阅读
6
祭十二郎文
1.1万阅读
7
祭十二郎文
1.1万阅读
8
进学解
1.1万阅读
9
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
1.1万阅读
10
赠贾岛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