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然如大道,尘世不相关。
青桧行时静,白云禅处闲。
贫高一生行,病长十年颜。
夏满期游寺,寻山又下山。
沉默如大道般深邃,与尘世纷扰毫无关联。 青翠的桧树行走时静谧,白云在禅修处悠然飘荡。 清贫却高尚地度过一生,病痛让容颜衰老了十年。 夏日圆满时期待游览寺庙,为寻访名山又匆匆下山。
本诗核心在“不相关”三字:首联总写超脱尘世,颔联以景物显禅心,颈联用反差显修行真谛,尾联以动态平衡收束。诗人运用“大道”“禅处”等佛家语汇,将物理空间转化为精神空间。“又下山”的重复动作,暗喻修行者“在世出世”的辩证关系,体现禅宗“平常心是道”的思想。
全诗以“默然”开篇定调,通过“青桧”“白云”等意象构建空灵禅境。颈联“贫高”“病长”形成强烈对比,展现精神与肉体的矛盾统一。尾联“寻山又下山”暗含禅宗“不执著”的智慧,语言简淡而意境深远,典型体现唐代僧诗“以禅入诗”的特点。
此诗为唐代诗僧可止写给积麦山会如长老的寄赠之作。中晚唐时期,佛教禅宗兴盛,僧人常以诗偈交流禅悟。诗人通过描写山居修行的清寂生活,表达对长老超脱境界的敬慕,同时暗含自身安贫乐道的修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