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露素中书缱绻,青萝帐里寄鸳鸯。
自怜孤影清秋夕,洒泪裴回滴冷光。
用珍珠般的露水浸润的信纸上写满了缠绵情意,在青萝帐里寄托着鸳鸯般的美好愿望。
独自怜惜自己孤寂的身影,在这清冷的秋夜,泪水洒落,徘徊间滴下冰冷的光芒。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珠露素中书”、“青萝帐里寄鸳鸯”的婉约起笔,展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美好向往。而后“自怜孤影清秋夕”一句转折,以“孤影”与“清秋”的意象叠加,强化了孤独感。末句“洒泪裴回滴冷光”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洒泪”直抒胸臆,“裴回”暗示内心的挣扎,“滴冷光”则通过视觉与触觉的通感,使抽象的哀伤变得具体可感。全诗四句,前两句写“寄情”,后两句写“伤怀”,形成完整的情绪脉络,展现了唐代闺怨诗含蓄深沉、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
这首诗以“碧花笺”为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相思的凄美意境。前两句“珠露素中书缱绻,青萝帐里寄鸳鸯”运用“珠露”、“青萝帐”等意象,营造出精致婉约的氛围,暗喻书信中寄托的深情。后两句“自怜孤影清秋夕,洒泪裴回滴冷光”笔锋一转,以“孤影”、“冷光”勾勒出秋夜的清冷,与前面的缠绵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主人公的孤独与无奈。全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物象与情感的巧妙结合,将女子秋夜怀人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
《题碧花笺》是唐代一首佚名诗作,具体创作背景已不可考。从诗中“青萝帐里寄鸳鸯”、“自怜孤影清秋夕”等句来看,应是描写女子秋夜独处、思念远方情人的闺怨诗。唐代社会开放,诗歌创作繁荣,这类描写女性细腻情感的作品较为常见,可能是一位闺中女子或歌女所作,通过诗歌表达内心的孤寂与相思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