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真炼形年未足,化为我子功相续。
丞相瘗之刻玄玉,仙路何长死何促。
神灵修炼形体尚未圆满,便化作我的孩子延续功业。 丞相将他埋葬并刻下玄玉碑,仙路漫长为何生命如此短促。
此诗需从三个层面解读: 1) 字面叙事:叙述神灵转世为子却早夭,显贵立碑悼念 2) 宗教隐喻:"炼形"暗指修仙未成,"玄玉"象征通灵媒介 3) 哲学思考:末句以"何长/何促"的天问式句式,揭示人类对生死界限的永恒困惑。诗中"丞相"可能是实指某官员,更可能是借权贵符号强化生死无常的普遍性。
全诗以20字浓缩生死哲思:前两句用"炼形未足"与"功相续"形成修炼中断与传承的张力;后两句通过"玄玉"的永恒意象与"死何促"的诘问,展现道教长生理想与现实生命脆弱的强烈反差。对仗工整中见深意。
此诗为唐代佚名作品,推测与道教文化盛行有关,反映时人对修仙与生死矛盾的思考。"丞相瘗之"可能暗指某位显贵埋葬早夭之子,借玄玉碑文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慨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