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相宣威沙漠,右相驰誉丹青。
三馆学生放散,五台令史经明。
左相在沙漠中宣扬威名,右相因丹青绘画而声名远扬。三馆的学生们四处散落,五台的令史精通经典。
这首诗通过四句简短的描述,展现了唐高宗时期朝廷官员的职责和社会风貌。前两句写左相和右相,左相在边疆宣扬威名,右相以绘画技艺闻名,反映了文武官员的不同成就。后两句写三馆学生散落和五台令史精通经典,可能暗指当时教育松弛或官僚体系的某种状态。全诗语言简洁,但内涵丰富,既有对现实的客观描述,也可能隐含作者对时局的微妙评价。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窥见唐代政治、文化和社会的一些侧面。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高宗时期朝廷官员的形象和社会风貌。前两句通过“左相”和“右相”的对比,展现了文武官员的不同职责与成就;后两句则通过“三馆学生”和“五台令史”的描写,反映了教育与官僚体系的状态。全诗语言凝练,寓意深刻,既有对现实的描绘,也可能隐含对时局的批评。
这首诗创作于唐朝高宗时期,作者佚名。诗中反映了当时朝廷官员的职责与状态,左相负责边疆事务,右相以才艺闻名,而三馆学生散落,五台令史精通经典,可能暗含对当时政治、教育状况的隐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