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冉郑,乱时政。
崔、冉、郑三人,扰乱时局朝政。
作为唐代民间讽喻诗的代表,本诗采用“三字+三字”的短句结构,前句点名人物,后句揭露罪行,形成强烈对比。这种民谣体讽刺诗在唐代广泛流传,具有以下特点: 1. 语言通俗直白,便于口口相传; 2. 针对具体历史事件和人物; 3. 反映民众对政治腐败的批判态度。 诗中未直接描写三人恶行,但通过“乱时政”的定性评价,折射出当时政治黑暗的社会现实。
全诗仅六字,却以简练犀利的语言直指时弊。通过列举三人姓氏,暗讽其结党营私;“乱时政”三字一针见血,揭露其对国家的危害。诗句短促有力,具有强烈的批判性和民谣色彩,反映了百姓对奸臣的痛恨。
此诗创作于唐中宗神龙年间(705-707年),当时武则天退位,中宗复位,但韦后与武三思等人专权,崔湜、冉祖雍、郑愔依附权贵,败坏朝纲,民间对此深恶痛绝,遂有此讽喻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