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天子,魏府牙军。
长安城中的天子,魏博府的牙军。
这首民谣体短诗以极端简练的语言,揭示了唐代中央与地方权力的深刻矛盾。"长安天子"的尊称与"魏府牙军"的并提,形成强烈反差:本该效忠皇帝的牙军,实际已成为与中央分庭抗礼的军事集团。这种对比生动展现了中唐以后"国中之国"的政治生态,是研究唐代藩镇问题的重要民间史料。
全诗仅八字,通过"长安天子"与"魏府牙军"的并置对比,揭露皇权衰微、藩镇跋扈的社会现实。短促的句式暗含尖锐讽刺,堪称唐代政治民谣的典型。
此诗反映中晚唐时期藩镇割据的局面。魏博镇(今河北大名一带)作为"河朔三镇"之一,牙军势力强大到可废立节度使,甚至对抗中央,故民间有此讽喻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