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湖南童谣
湖南童谣
佚名 〔唐朝〕
湖南城郭好长街,竟栽柳树不栽槐。
百姓奔窜无一事,只是椎芒织草鞋。
柳树
写湖
写草
古诗译文
湖南地区的城郭有着长长的街道,人们争相栽种柳树却不愿栽种槐树。百姓们四处奔忙却无所事事,只是忙着捶打芒草、编织草鞋。
展开
知识点
1. 童谣特征:唐代童谣常作为社会舆论载体,反映民情时政,具有讽喻性。 2. 植物象征:柳树在唐代多用于园林装饰,槐树则关联科举仕途(如“槐厅”),诗中“不栽槐”暗指仕途经济被忽视。 3. 手工业背景:草鞋编织是唐代贫民常见副业,诗中“椎芒织草鞋”折射手工业生产与底层经济形态。 4. 佚名诗存:该诗未标注作者,符合童谣口口相传的特性,收录于《全唐诗》佚名卷。
展开
古诗注解
湖南:
指洞庭湖以南地区,唐代属江南西道。
城郭:
城墙,泛指城市或城镇。
长街:
宽阔漫长的街道。
竟栽:
争相种植。“竟”有争逐之意。
槐:
槐树,古代常象征官位(如“三槐九棘”),此处暗含对仕途的讽刺。
奔窜:
奔波逃窜,形容百姓慌乱忙碌的状态。
椎芒:
捶打芒草(一种植物纤维),使之柔软以便编织。
织草鞋:
编织草鞋,暗示百姓生活贫苦,只能从事低微劳作。
展开
讲解
本诗需从隐喻角度解读:“长街栽柳”象征官府注重表面繁华,而“不栽槐”暗示放弃治国正道;“百姓奔窜”看似忙碌实则“无一事”,揭露体制性无效劳动;结尾“织草鞋”以具体劳动场景坐实民生凋敝之态。童谣通过日常景象的对比,完成对当时社会矛盾的深刻揭示,其价值在于用民间视角补正史之阙。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童谣以白描手法展现社会图景,语言质朴却寓意深刻。前两句“竟栽柳树不栽槐”用对比手法暗讽当局舍本逐末;后两句“百姓奔窜无一事”以反语揭示民众徒劳奔波的荒诞性,“织草鞋”这一细节生动刻画出底层生活的艰辛。全诗不着议论而批判之意自现,体现了民间文学直面现实的力量。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唐代流传于湖南地区的民间童谣,具体创作年代不详。唐代中后期社会动荡,赋税繁重,百姓生活困苦。童谣通过描写市井景象,隐晦批判官府只重表面工程(栽柳装饰街市)而忽视民生(不栽槐喻不重仕途经济),反映民众在压迫下只能以织鞋等低微劳动苟活的现实。
展开
作者信息
古诗文网收录了先秦到现代的数十万诗词,很多诗词因为作者不明,作者本站统一归为佚名。
古诗数量:
3627
名句数量:
8485
作者其他古诗
1
白衣女子木叶上诗
2万阅读
2
孺子歌
1.1万阅读
3
送兄
1.1万阅读
4
卿云歌
1.1万阅读
5
勾践灭吴
1.1万阅读
6
越人歌
1.1万阅读
7
楚狂接舆歌
1.1万阅读
8
公输
1.1万阅读
9
明月何皎皎
1.1万阅读
10
葛生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