伐木丁丁,鸟鸣嘤嘤。
东行西行,遇饭遇羹(人)。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欺客打妇,不当娄罗(沈亚之)。
伐木声叮叮作响,鸟儿嘤嘤鸣叫。 东奔西走,只为求得一餐温饱。 如同切磋琢磨玉器般精益求精, 却有人欺辱客人殴打妇人,这般行径不配称为“娄罗”(指沈亚之)。
本诗结构精巧:前两联营造和谐劳作场景(伐木声、鸟鸣、求食),后两联突然转折揭露丑行。第三联引用《诗经》形成强烈反差,末句点明讽刺对象。艺术特色有三:①双声叠韵(丁丁/嘤嘤)增强节奏感;②用典深化批判;③"饭/羹""切/磋"等对仗体现古诗韵律美。
全诗采用对比手法:前两联以伐木、鸟鸣的自然劳作,反衬后两联沈亚之的暴戾行为。引用《诗经》典故强化道德批判,末句“不当娄罗”直指其德不配位。语言简练犀利,讽刺入木三分。
此诗为唐代佚名作品,针对名为沈亚之的人物进行讽刺。诗中通过对比自然劳作与沈亚之的恶劣行径,揭露其虚伪面目,反映了唐代社会对道德品行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