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岁当头坐,诸神不敢当。
其中有一物,常带洞庭香。
太岁星君威严高坐,众神都不敢冒犯。其中藏有一件宝物,永远带着洞庭湖的芬芳。
本诗采用"神话-现实"双层结构:表层描写太岁星君的神威,深层暗喻贡橘的珍贵堪比神物。"洞庭香"作为诗眼,既实指柑橘香气,又象征地方物产的文化价值。艺术上运用对比手法(神界的威严与人间的芬芳),通过占卜题材展现唐代天人感应的思想。
前两句以夸张手法塑造太岁的绝对权威,后两句笔锋一转,用"洞庭香"的嗅觉意象将神话与现实勾连。全诗短短二十字,既展现唐代星象崇拜,又暗含对地方特产的赞美,体现唐诗"以小见大"的特色。
此诗为唐代佚名作品,推测与钟传(唐末节度使)相关。诗中"包橘"可能指地方进贡的柑橘,通过占卜历日(择吉)事件,以神话意象赞美贡品之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