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马重绩占随卦繇辞
马重绩占随卦繇辞
佚名 〔唐朝〕
南瞻析木,木不自续。
虚而动之,动随其覆。
古诗译文
向南遥望析木星区,树木难以自我延续。在虚无中发动行动,行动终将随之倾覆。
展开
知识点
1. 析木:古代天文二十八宿分区之一,属东方七宿的尾宿和箕宿,对应现代天文学的天秤座与天蝎座部分区域 2. 繇辞:《周易》中解释卦象爻位的判词,多采用韵文形式,具有预言性质 3. 随卦:《周易》第十七卦,卦象为震下兑上,核心卦义为"随时而动" 4. 马重绩:五代后唐著名术数学家,精通天文历算,《旧五代史》有传 5. 占卜方法:此诗体现唐代星占与易占结合的占卜体系,称为"星易合参"
展开
古诗注解
南瞻析木
:析木为古代星次名,对应东方苍龙七宿之尾宿与箕宿,南瞻指向天文观测方位
木不自续
:以树木生长喻示事物发展需外力作用,单独存在难以持续
虚而动之
:强调在虚空状态下发起行动,体现《易经》"动在虚中"的哲学观念
动随其覆
:揭示行动与后果的必然关联,暗合《周易》随卦"动而说,随"的卦义
展开
讲解
这首占卜诗包含两层哲学内涵:其一通过"析木"与"不自续"的星象隐喻,说明事物发展需要顺应宇宙规律;其二通过"虚而动"与"随其覆"的辩证关系,揭示行动必须符合时势的道理。全诗典型体现了中国古代理、数、象、占四位一体的思维模式,将天文观测、易理哲学与现实预言完美融合,是唐代谶纬诗歌的典型代表。诗中"动"与"覆"的对应关系,深刻反映了《易经》"贞凶悔吝"的变易思想。
展开
古诗赏析
诗歌通过星象观测与自然隐喻,构建出天人感应的哲学框架。前两句以析木星区与树木生长的意象对比,揭示事物发展的外在依赖性;后两句运用《易经》辩证思维,阐述虚空与行动、动作与结果的深刻关联。对仗工整的四言句式充满谶纬色彩,体现了唐代占卜繇辞"象数理占"四位一体的典型特征。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出自五代时期著名占卜家马重绩对《周易》随卦的占断繇辞。创作于后唐清泰年间(934-936年),当时节度使张从谋反,马重绩据此卦象推断其必败。诗歌融合了天文星象与易理哲学,反映了唐代谶纬之学与诗歌结合的独特文化现象。
展开
作者信息
古诗文网收录了先秦到现代的数十万诗词,很多诗词因为作者不明,作者本站统一归为佚名。
古诗数量:
3627
名句数量:
8485
作者其他古诗
1
白衣女子木叶上诗
2万阅读
2
孺子歌
1.1万阅读
3
送兄
1.1万阅读
4
卿云歌
1.1万阅读
5
勾践灭吴
1.1万阅读
6
越人歌
1.1万阅读
7
楚狂接舆歌
1.1万阅读
8
公输
1.1万阅读
9
明月何皎皎
1.1万阅读
10
葛生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