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好裹束,各自竞尖新。
秤无三五两,因何号一斤。
近来人们喜欢精心包裹头巾,各自争着追求新奇独特的样式。明明称重不足三五两,却为何要号称一斤重?
本诗讲解需注意三个层次: 1. 表层:描写头巾包裹的时尚现象 2. 隐喻:用“斤两不符”讽刺名实不副的社会风气 3. 历史视角:结合唐代纺织业发达背景,理解服饰文化的社会象征意义 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对比现代“过度包装”现象,体会诗歌的现实批判价值。
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前两句直陈现象,后两句巧妙设问。通过“三五两”与“一斤”的夸张对比,揭露当时人们追求表面虚荣的心理。语言诙谐却鞭辟入里,短短二十字即完成从现象描述到社会批判的升华,体现了唐代讽刺诗以小见大的艺术特色。
此诗为唐代佚名作品,反映中晚唐时期社会浮华之风。当时贵族阶层追求奢靡,服饰装扮竞相攀比,甚至出现虚标名目的现象。诗人以头巾为切入点,讽刺这种华而不实的社会习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