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蕃女怨》是典型的“一笔双写”之作,即在同一篇幅内,交替描写思妇与征人两方面的情景。讲解时需注意:
首先,词的上片主要以思妇的视角展开。春景的绚烂(香雪、双燕)反衬其内心的孤寂,华美的器物(钿蝉筝、金雀扇)暗示其生活的优渥却无法弥补情感的缺失。“画梁相见”的燕子成为触发其思念的媒介,由燕及人,自然引出对“雁门”征人的牵挂和“不归来”的怨叹。
其次,下片则大幅描绘边塞景象,仿佛思妇想象中征人所处的环境。“惊雁起”、“飞雪千里”极写边地的险恶与动荡,“玉连环、金镞箭”点明征人的身份和状态,“年年征战”则道出了战争的持久与残酷。这部分的描写并非写实,而是思妇基于担忧的想象,是情感的一种投射。
最后,词尾又回到闺中,“画楼离恨锦屏空”总结了她深重的愁怨,而“杏花红”这一充满生命力的景象作结,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讲解此处应强调“以景结情”的手法,春色愈浓,离恨愈深,留给读者无尽的回味空间。整首词结构精巧,情感跌宕,语言华美而意境悲凉,充分展现了温庭筠词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