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薄命女
薄命女
和凝 〔唐朝〕
天欲晓,宫漏穿花声缭绕,窗里星光少¤冷露寒侵帐额,残月光沈树杪。
梦断锦帏空悄悄,强起愁眉小。
写花
月光
古诗译文
天将破晓,宫廷计时的漏壶声穿过花丛,缭绕传来,窗内的星光已渐渐稀少。
冰冷的露水寒气侵透了帐幕的边缘,残月的光芒沉落在树梢。
从锦帷的梦中惊醒,只觉周遭空寂悄无声息,勉强起身,愁眉深锁,更显面容娇小。
展开
知识点
1. 作者和凝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晋的宰相,也是一位词人,属于花间词派。 2. “宫漏”是古代利用滴水计时的仪器,常用于诗歌中象征时间的流逝和深夜的孤寂。 3. 词牌《薄命女》又名《长命女》,本词内容与词牌名形成反差,突出红颜薄命的主题。 4. 诗词中“¤”符号可能是古籍中用于分隔内容的标记,在现代排版中常忽略或转换为段落分隔。 5. 本词体现了花间词派侧重描写女子闺情、风格绮丽婉约的特点。
展开
古诗注解
天欲晓:
天快要亮了。
宫漏:
古代宫廷中计时的漏壶。漏壶滴水的声音代表时间的流逝。
缭绕:
形容声音回环旋转。
帐额:
帐子前端悬挂的横幅,这里代指帐幕。
树杪:
树梢。
梦断:
梦醒。
锦帏:
用锦缎制成的帷帐,华美但感觉空寂。
愁眉小:
因愁苦而眉头紧蹙,显得面容小巧(或指愁绪细微而深重)。
展开
讲解
这首词的核心在于通过黎明前后的特定时刻,展现主人公——一位深宫或闺中女子内心的孤寂与哀怨。讲解时可抓住几个关键点:一是时间设定,“天欲晓”是夜晚与白天的交界,往往是人情感最为脆弱、敏感的时刻;二是声音与光影的运用,“宫漏声”反衬寂静,“星光少”、“残月光”暗示美好事物的消逝;三是感觉的描写,“冷露寒侵”是从触觉上加深凄清感;最后是人物动作与神态,“梦断”、“强起”、“愁眉小”层层递进地揭示出人物内心的无奈与哀伤。整体上,词人将环境描写与心理刻画完美融合,不言哀而哀自现,艺术感染力极强。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黎明时分的孤寂与哀愁。上阕写景,通过“天欲晓”、“宫漏”声、“冷露”、“残月”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寂静的氛围,暗示长夜将尽、孤独未减。下阕由景入情,“梦断锦帏空悄悄”直接点出主人公的失落与空虚,“强起愁眉小”则生动刻画了其勉强起身、愁绪萦怀的情态。全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通过环境与心境的巧妙结合,深刻展现了深闺女子的薄命之感,体现了花间词派婉约含蓄的艺术特色。
展开
创作背景
本诗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晋宰相和凝的作品。和凝生前显贵,但其词作不乏细腻婉约之风,尤其擅长描摹女性心理。这首《薄命女》以深宫女子视角,通过黎明时分的环境与心境描写,含蓄地展现了宫中女性孤寂、哀怨的生活状态,反映了古代宫廷女性普遍的情感困境,可能也寄寓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命运难测的感慨。
展开
作者信息
和凝(898-955年),五代时文学家、法医学家。字成绩。郓州须昌(今山东东平)人。幼时颖敏好学,十七岁举明经,梁贞明二年(916)十九岁登进士第。好文学,长于短歌艳曲。梁贞明二年(916)进士。后唐时官至中书舍人,工部侍郎。后晋天福五年 (940)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入后汉,封鲁国公。后周时,赠侍中。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辨雪冤枉等事,著为《疑狱集》两卷(951年)。子和(山蒙)又增订
古诗数量:
67
名句数量:
207
作者其他古诗
1
春光好
1万阅读
2
江城子
1万阅读
3
河满子
1万阅读
4
薄命女
1万阅读
5
春光好
1万阅读
6
河满子
1万阅读
7
江城子
1万阅读
8
采桑子
1万阅读
9
天仙子
1万阅读
10
河满子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