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赤枣子
赤枣子
欧阳炯 〔唐朝〕
夜悄悄,烛荧荧,金炉香尽酒初醒。
春睡起来回雪面,含羞不语倚云屏。
莲脸薄,柳眉长,等闲无事莫思量。
每一见时明月夜,损人情思断人肠。
写雪
写人
人情
月夜
写云
情思
写酒
古诗译文
夜已深,一片寂静,烛火闪烁微光。金炉中的香料已燃尽,饮下的酒意渐渐苏醒。
春天里睡醒起身,面容如雪般洁白,含着羞涩默默不语,斜倚着云母屏风。
脸如莲花般娇嫩,眉如柳叶般细长,平日里无事不要轻易将她思念。
每一次在明月夜里见到她,都会损耗人的情思,令人肝肠寸断。
展开
知识点
1. 词牌“赤枣子”:唐代教坊曲名,单调,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韵,形式短小,适宜表现细腻情感。 2. 作者欧阳炯:五代后蜀词人,曾为《花间集》作序,是花间词派代表人物之一,其词风秾丽。 3. 花间词派:中国晚唐五代词派,因《花间集》得名,多写闺情离思,风格婉约绮靡。 4. 意象运用:词中“金炉”“云屏”“莲脸”“柳眉”等为花间词常用意象,体现富贵精致的美学追求。 5. 情感表达:通过环境烘托、外貌描写与心理独白相结合的方式,表达深闺女子含蓄而强烈的情感。
展开
古诗注解
赤枣子
:词牌名,属于唐教坊曲,形式短小。
荧荧
:形容烛光微弱闪烁的样子。
金炉
:华贵的香炉。
回雪面
:形容女子醒来时洁白的面容,如雪般明净。
云屏
:云母装饰的屏风,华美且带有朦胧感。
莲脸薄
:形容女子脸颊娇美如莲花,又带有薄嗔或羞涩之意。
柳眉长
:指女子细长秀美的眉毛。
等闲
:平常,随意。
损人情思
:耗费、折磨人的思念之情。
展开
讲解
这首《赤枣子》是一首典型的闺怨词。讲解时可先从词牌入手,说明其短小的体式特点。接着逐句分析:前两句写环境,以“夜悄悄”“烛荧荧”“香尽”渲染寂静冷清的氛围,为人物活动提供背景。“酒初醒”点出人物状态,引出下文。三四句集中刻画人物,“回雪面”用比喻写其美白,“含羞不语”表现其娇羞神态,“倚云屏”的动作更显其慵懒与孤寂。下片“莲脸薄,柳眉长”是肖像特写,突出女子之美。“等闲无事莫思量”是自我劝慰,却暗示了无法排遣的思念。最后两句点明主题,说明相思之苦在特定情境(明月夜)下尤为强烈,直截了当地表达了“断人肠”的深切哀愁。全词结构紧凑,由景及人,由形入神,层层深入地展现了闺中女子的相思之情,语言精炼,意境优美,是学习花间词风的佳作。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女子春夜酒醒后的情态与心境。上阕通过“夜悄悄,烛荧荧,金炉香尽酒初醒”营造出静谧朦胧的深夜氛围,暗示了人物内心的孤寂。“春睡起来回雪面,含羞不语倚云屏”则生动刻画了女子娇羞静美的姿态。下阕“莲脸薄,柳眉长”用工笔手法突出其容貌之美,而“等闲无事莫思量”是故作决绝之语,实则思念已深。结尾“每一见时明月夜,损人情思断人肠”将情感推向高潮,明月夜成为相思的触媒,直抒其缠绵悱恻、令人肠断的深情。全词语辞清丽,意境婉转,情感层层递进,展现了五代词精巧柔美的艺术特色。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词为五代后蜀词人欧阳炯所作。欧阳炯生活在唐末至五代时期,仕于前蜀、后蜀。当时西蜀地区相对安定,君臣耽于声色游宴,词风多绮丽婉约,以描写闺情、艳情为主。《赤枣子》是典型的闺怨题材作品,反映了当时词坛创作的风尚,通过精致的物象和含蓄的情感,刻画女子春夜独处的幽怨与相思。
展开
作者信息
欧阳炯(896-971)益州(今四川成都人),在后蜀任职为中书舍人。据《宣和画谱》载,他事孟昶时历任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随孟昶降宋后,授为散骑常侍,工诗文,特别长于词,又善长笛,是花间派重要作家。
古诗数量:
64
名句数量:
211
作者其他古诗
1
江城子
1万阅读
2
南乡子
1万阅读
3
南乡子
1万阅读
4
三字令
1万阅读
5
江城子
1万阅读
6
贺明朝
1万阅读
7
贺明朝
1万阅读
8
江城子
1万阅读
9
大游仙诗
1万阅读
10
题景焕画应天寺壁天王歌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