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
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
麦穗渐渐长高啊,禾苗郁郁葱葱。那个狡猾的少年啊,不愿与我相好。
《麦秀歌》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内涵丰富。从字面看,它描写了庄稼生长的景象和人际关系的疏远;深层则可能寄托着对故国衰亡的哀思。诗中“渐渐”“油油”等叠词的运用,既形象生动又富有韵律感。“狡童”的指责并非直白,而是通过比兴手法婉转表达,体现了中国古代诗歌含蓄委婉的美学追求。这首诗对了解先秦社会思想和诗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田园景象,同时隐含深沉的哀思。前两句写麦禾生长,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画面;后两句笔锋一转,以“狡童”为喻,表达了对人际关系或社会现实的失望。全诗含蓄隽永,借物抒怀,体现了先秦诗歌质朴而深刻的艺术特色。
《麦秀歌》是先秦时期的一首佚名诗歌,据传为殷商遗民所作,表达了对故国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通过描写麦禾生长的景象,隐喻社会的变迁,而“狡童”则可能暗指背弃传统或疏远故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