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礼记引南人言
礼记引南人言
佚名 〔先秦〕
人而无恒。
不可以为卜筮。
写人
古诗译文
一个人如果没有恒心,就不可以从事占卜算卦这类需要持久专注的事情。
展开
知识点
1. 出处:《礼记·缁衣》。
2. 体裁:先秦谚语/格言诗。
3. 核心思想:强调恒心(持之以恒的品质)的重要性。
4. 文化背景:“卜筮”是商周时期重要的国家行为和决策参考方式,由专人(巫、史)负责,要求极高的专注和诚信。
5. 引用现象:古籍中常见“子曰诗云”或引用民间谣谚来论证观点,此诗即是一例。
展开
古诗注解
恒:
恒心,持久的意志。
卜筮:
古代预测吉凶的两种方法。
卜
指用龟甲占卜,
筮
指用蓍草占卦。
为:
做,从事。
展开
讲解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两行,但说理非常有力。它的逻辑在于:卜筮是一件严肃而复杂的事情,需要占卜者内心宁静、专注并有始有终。一个没有恒心的人,性情浮躁,做事容易半途而废,显然无法胜任这样严谨的工作。诗人通过这个极端的例子,以小见大,告诫人们:恒心不仅是从事特定职业的要求,更是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无论做什么事,缺乏恒心都将一事无成。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如《荀子·劝学》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观点与之异曲同工。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短诗语言极其精炼,内涵深刻。它采用否定句式,直接点明“无恒”之人的局限性。诗中选取“卜筮”这一在当时极具权威性和神圣性的活动作为例子,极大地增强了说服力——如果连需要专注和虔诚的卜筮都不能做,那么其他事情更难以胜任。全诗旨在强调恒心是成就一切事业的根本人格基础,具有普遍的警示意义。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出自先秦古籍《礼记·缁衣》,是书中引用的一句古老的南方谚语(“南人言”)。它反映了先秦时期人们对品德修养的重视,尤其是将“恒心”视为从事重要活动(如神圣的卜筮)的基本前提,体现了古代社会强调个人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相统一的观念。
展开
作者信息
古诗文网收录了先秦到现代的数十万诗词,很多诗词因为作者不明,作者本站统一归为佚名。
古诗数量:
3627
名句数量:
8485
作者其他古诗
1
白衣女子木叶上诗
2万阅读
2
孺子歌
1.1万阅读
3
送兄
1.1万阅读
4
卿云歌
1.1万阅读
5
勾践灭吴
1.1万阅读
6
越人歌
1.1万阅读
7
楚狂接舆歌
1.1万阅读
8
公输
1.1万阅读
9
明月何皎皎
1.1万阅读
10
葛生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