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而无恒。
不可以作巫医。
一个人如果没有恒心,就不能担任巫医这样的职责。
孔子借南人之言,以巫医为喻,说明恒心是立身行事的根本。巫医需长期积累知识、精进技能,若缺乏恒心,不仅无法治病救人,还可能招致祸患。此句旨在告诫人们:无论是学习还是实践,唯有持之以恒方能有所成就,短视浮躁终将一事无成。
诗句语言简练,以否定句式直指核心——恒心是成就事业的基础。通过“巫医”这一特殊职业的比喻,凸显恒心的必要性,体现了先秦时期注重实践与道德修养的思想。其哲理至今仍具现实意义。
此句出自《论语·子路》,是孔子引用南方人的谚语,用以强调恒心的重要性。先秦时期,巫医在社会中地位特殊,需具备深厚的学识与持久的专注力,故以此为例说明无恒者难以胜任重要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