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彻郎君秋草,别恨远山眉小。
无情莫把多情恼,第一归来须早。
红尘自古长安道,故人少。
相思不比相逢好,此别朱颜应老。
歌声唱尽了郎君离别时的凄清,离愁别绪如同远山般锁在你纤细的眉梢。
无情的人不要去撩拨多情者的烦恼,最重要的是早日归来。
自古以来长安道上红尘滚滚,知心的旧友却越来越少。
相思的滋味远不如相逢的美好,这一次分别后,青春容颜恐怕就要衰老了。
1.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与父晏殊并称“二晏”,其词多写爱情生活,是婉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2. 《秋蕊香》是词牌名,双调四十八字,上下阕各四句,一般押平声韵。
3. 词中“远山眉”是古代女子眉形的一种,细长而弯,如远山般秀丽,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
4. 诗词中常用“长安”代指京城,“长安道”则常与仕途、名利场相关联,本词中借此表达对世俗与人情的感慨。
我们先来整体把握这首词的情感基调,它围绕“离别”展开,字里行间充满了浓浓的愁绪与期盼。上阕着重刻画离别时的场景与女子的情感,“歌彻”表明离别时的歌声已经唱完,分别在即,“秋草”渲染出萧瑟的氛围,而“远山眉小”则通过女子的神态展现了她内心的别恨。“无情莫把多情恼,第一归来须早”是女子的心声,既带着对离人的嗔怪,更满是期盼其早日归来的深情。
下阕则将视野拓宽,由个人的离别之愁延伸到对人生的感悟。“红尘自古长安道,故人少”,在繁华的世俗道路上,知心的故人越来越少,这不仅是对现实的感慨,也暗示了离人在外可能面临的人情冷暖。最后一句“相思不比相逢好,此别朱颜应老”,直接点出相思的苦涩和对时光的担忧,让这份离别之情更加深沉。整首词语言朴实却情感饱满,将个人的儿女情长与对世事的洞察相结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这首《秋蕊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之情,情感真挚动人。上阕开篇“歌彻郎君秋草,别恨远山眉小”,通过歌声唱尽和女子紧锁的眉头,营造出浓浓的离别氛围,将抽象的别恨具象化。“无情莫把多情恼,第一归来须早”则直白地表达了女子对离人的叮嘱与期盼,情感直率而深切。
下阕“红尘自古长安道,故人少”由离别之情转向对世事的感慨,长安道上红尘滚滚,却难觅故人,暗含对人情淡薄、世态炎凉的叹息。结尾“相思不比相逢好,此别朱颜应老”更是道尽相思之苦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将离别后的担忧与伤感推向极致。全词语言清丽,情感层层递进,将男女间的离愁别绪与人生的感慨巧妙融合,引人共鸣。
晏几道是北宋著名词人,出身名门,为晏殊之子。他一生仕途坎坷,性格孤傲,多描写男女相思离别之情,其词风婉约细腻,情感真挚。《秋蕊香》这首词很可能是他在经历了人生的波折,目睹了世间的聚散离合后所作。词中所体现的离别之愁、对相逢的期盼,以及对时光流逝、人情冷暖的感慨,都与他惯常的创作主题相符,反映了他对真挚情感的珍视和对人生聚散无常的叹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