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生查子
生查子
晏几道 〔宋朝〕
春从何处归,试向溪边问。
岸柳弄娇黄,陇麦回青润。
多情美少年,屈指芳菲近。
谁寄岭头梅,来报江南信。
江南
少年
写梅
古诗译文
春天从哪里归来?试着向溪边询问。岸边的柳树摇曳着娇嫩的黄色,田陇上的麦苗恢复了青翠润泽。多情的美丽少年,屈指计算着花香时节将近。谁寄来岭头的梅花,来报告江南的春天消息。
展开
知识点
plaintext 古诗标题:生查子 作者:晏几道 朝代:宋朝 体裁:词(生查子是词牌名) 主题:描绘春景和情感,表达对春天的探寻和少年情怀。 关键词:春天、柳树、麦苗、梅花、江南。 文学特点:婉约风格,使用拟人和象征手法,语言优美意象丰富。 历史背景:北宋时期,词作繁荣,晏几道作为晏殊之子,词风受花间派影响,多写个人情感。
展开
古诗注解
春从何处归:
春天从何处归来,表达对春回大地的疑问和探寻。
试向溪边问:
试着向溪边询问,溪水常象征生命和变化,这里拟人化地寻求答案。
岸柳弄娇黄:
岸边的柳树呈现娇嫩的黄色,形容初春柳树新芽的柔美。
陇麦回青润:
陇上的麦苗变回青绿色且润泽,描绘春回大地时庄稼的生机。
多情美少年:
多情的美丽少年,指词中人物,充满青春情感。
屈指芳菲近:
屈指计算,花香时节将近,表示期待春天繁花盛开。
谁寄岭头梅:
谁寄来岭头的梅花,岭头指山岭,梅花常作为报春的象征。
来报江南信:
来报告江南的春天消息,江南代表温暖春意,表达对春信的渴望。
展开
讲解
这首词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从“春从何处归”起兴,引导读者思考春回大地的奥秘。前两句写溪边问春,中间四句具体描绘春景和人物动作,如柳树、麦苗的生机,以及少年计算花期的细腻情感。最后两句以梅花报信收尾,将江南春信与岭头梅花相联系,增添了浪漫色彩。整体上,词作融合了写景、叙事和抒情,层次分明,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反映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热爱,以及宋代词人对细节的精致刻画。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词以问答形式开篇,生动描绘了初春的生机勃勃景象,如柳树娇黄、麦苗青润,通过自然景物隐喻青春与美好。后四句转向人物情感,多情少年屈指期待花季,岭头梅花报信,增添了思念和期盼的层次。整体语言清新婉约,意象鲜明,融合了写景与抒情,展现了晏几道词作的典型风格,表达了对春天和生命的赞美,以及一丝淡淡的愁绪。
展开
创作背景
这首词由宋朝词人晏几道创作,他生活于北宋时期,以婉约词风著称。词中描绘春景和少年情怀,可能反映了作者对春天和青春易逝的感慨,以及仕途失意后的闲适与思念。北宋时期,词作常用于表达个人情感和自然美景,这首词体现了晏几道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情感细腻。
展开
作者信息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古诗数量:
533
名句数量:
1665
作者其他古诗
1
鹧鸪天
1.1万阅读
2
鹧鸪天
1.1万阅读
3
临江仙
1万阅读
4
思远人
1万阅读
5
鹧鸪天
1万阅读
6
留春令
1万阅读
7
临江仙
1万阅读
8
虞美人
1万阅读
9
鹧鸪天
1万阅读
10
清平乐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