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良宴会》一诗,以宴会上的音乐为引子,层层递进地抒发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和急于建功立业的迫切心情。
诗的开篇描绘了一场欢乐的宴会,但诗人并未详述宴饮之乐,而是将笔墨集中于“弹筝”和“新声”之上。那超凡脱俗的乐声,不仅“妙入神”,更能引发“令德”之高言,而“识曲”者能听出其“真”意。这音乐已然超越了单纯的娱乐,成为交流和抒发心志的媒介。
紧接着,“齐心同所愿,含意俱未申”两句,巧妙地道出了在场众人共同的心声——对功名富贵的向往,但这种愿望却心照不宣,隐晦未明。这为后文的直抒胸臆做了铺垫。
诗的后半部分情感陡然激越。诗人由音乐的感发,直接引出对生命本体的思考:“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短暂如尘土,转瞬即逝。在这一深刻的生命意识驱动下,诗人发出了石破天惊的呼喊:“何不策高足,先据要路津?无为守贫贱,坎坷长苦辛。”这四句一反传统的谦退隐忍,直接宣扬要抓住时机,积极进取,抢占高位,以避免贫贱困苦的生活。这种直白露骨的功名诉求,既反映了汉末社会士人普遍的价值取向,也展现了其对现实命运的抗争精神。
全诗结构严谨,由宴饮场景起兴,经由音乐过渡,最终落脚于人生感慨和仕途呐喊,情感由含蓄到奔放,说理层层深入,语言质朴而有力,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是《古诗十九首》中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的典范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