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攀杨枝
攀杨枝
佚名 〔南北朝〕
自从别君来,不复著绫罗。
古诗译文
自从与你分别之后,我就不再穿那些华美的绫罗绸缎了。
展开
知识点
1. 乐府民歌:乐府本是古代音乐机关,后指由乐府机关采集或编制的诗歌。南北朝乐府民歌是继《诗经》、汉乐府之后民间诗歌的又一次高潮。南朝乐府多写爱情,风格婉转缠绵;北朝乐府题材更广,风格刚健豪放。 2. 省略与留白:古诗常用省略手法,此诗未言明的“原因”(为何不穿绫罗)和“结果”(心境如何),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3. 人物刻画:通过一个具体的动作或选择(不穿好衣服)来侧面烘托人物内心世界,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人物塑造手法。
展开
古诗注解
攀杨枝:
乐府民歌题名,多抒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
君:
古代对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女子所思念的情侣或丈夫。
绫罗:
指用绫、罗等丝织品制成的华美衣物。
展开
讲解
这首诗可以这样理解:它抓住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一个典型行为变化。从“著绫罗”到“不复著绫罗”,这一转变是情感的物化象征。讲解时应引导学生体会,这不仅仅是不爱打扮那么简单,更深层的含义是:一、表达了对离去之人的深情与专一;二、反映了离别带来的情绪低落,对日常生活失去了兴致;三、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能隐含了女子因思念而形容憔悴、无暇顾及外表的意味。全诗语言极其简练,但内涵丰富,是“以小见大”的典范。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短诗虽只有十字,却情感深挚,意在言外。“自从别君来”开门见山,点明相思之由。“不复著绫罗”是情感的集中爆发:华美的衣裳本是女子所爱,但自从爱人离去,她已无心打扮,因为悦己者不在身旁,再美的服饰也失去了意义。这朴素的行为背后,蕴含着无尽的思念、孤寂与淡淡的哀愁。诗句不加雕饰,直抒胸臆,以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细节,生动刻画了女子对爱情坚贞不渝的形象和因离别而意兴阑珊的心理状态,体现了南北朝民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的艺术特色。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出自南北朝时期,作者佚名。南北朝乐府民歌(尤其是南朝乐府)多为情歌,风格清新婉转,常以女性的口吻抒发对爱情的渴望、相聚的欢愉或离别的愁苦。《攀杨枝》是这一时期的典型民歌题材,本诗通过一位女子朴实无华的内心独白,反映了战乱频繁的年代里,普通百姓特别是女性在离别中所承受的情感煎熬。
展开
作者信息
古诗文网收录了先秦到现代的数十万诗词,很多诗词因为作者不明,作者本站统一归为佚名。
古诗数量:
3627
名句数量:
8485
作者其他古诗
1
白衣女子木叶上诗
2万阅读
2
孺子歌
1.1万阅读
3
送兄
1.1万阅读
4
卿云歌
1.1万阅读
5
勾践灭吴
1.1万阅读
6
越人歌
1.1万阅读
7
楚狂接舆歌
1.1万阅读
8
明月何皎皎
1.1万阅读
9
公输
1.1万阅读
10
葛生
1.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