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学体裁:乐府民歌。“乐府”是古代官方设立的音乐机关,负责采集民歌、配制乐曲。后来将这些采集来的诗歌也称为“乐府诗”或“乐府民歌”。南北朝乐府民歌风格迥异,南朝清丽婉转,北朝刚健质朴。
2. 地理概念:陇山,古称陇坻、陇坂,位于今陕西省宝鸡市北部和甘肃省平凉市一带,是渭河平原与陇西高原的分界山,古代为关中通往西北的交通要冲,地势险要。
3. 历史背景:南北朝时期(420-589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繁,人口流动和迁徙剧烈,这使得羁旅、征战、思乡成为文学中常见的主题。
4. 修辞手法:诗歌中运用了“起兴”(如以流水起兴)、“夸张”(如“舌卷入喉”、“心肝断绝”)等修辞手法,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 情感主题:此诗典型地反映了北朝文学中常见的主题——羁旅艰辛与思乡之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