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词是柳永对人生进行深刻反思的产物。讲解时可抓住几个关键点:
首先,开篇的“屈指劳生百岁期”奠定了全词的基调——对生命有限的清醒认识。接着,“荣瘁相随”四字道出了世事变幻无常的本质。然后,词人用“利牵名惹”批判了世俗价值的虚妄,用“玉走金飞”这一生动比喻强调时光流逝的无情。
词的下片提出了解决人生困境的方法:逃避尘世烦恼,追求“雅会”之乐。“忍不开眉”是转折点,表明词人决定放下忧愁。“画堂歌管”与“酒盏花枝”代表了艺术与自然相结合的美好事物,是词人找到的精神寄托。最后的“醉乡”并非真的酩酊大醉,而是一种超脱现实的精神境界,“携手同归”则表达了对知音共鸣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词结构严谨,上片说理,下片抒情,由悲转达,体现了柳永词“铺叙展衍,备足无余”的特点。同时,词中口语化的表达(如“何为”、“忍不”)使作品更贴近生活,易于传唱,这也是柳永词广为流传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