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娘自小能歌舞。
举意动容皆济楚。
解教天上念奴羞,不怕掌中飞燕妒。
玲珑绣扇花藏语。
宛转香茵云衫步。
王孙若拟赠千金,只在画楼东畔住。
心娘从小就擅长唱歌跳舞。 她的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优雅得体。 能让天上的念奴感到羞愧,也不怕被比作汉成帝皇后赵飞燕而遭其嫉妒。 她手持精巧的绣扇,花朵仿佛在扇后低语。 她在香软的毯子上迈着如云般轻盈的步伐,身姿柔美。 王孙公子如果想要赠她千金以示爱慕,只需知道她住在画楼的东边。
1. 词牌名:《木兰花》是词牌名,原为唐教坊曲,有多种体式。柳永这组词共四首,分咏四位歌妓,此为首篇。 2. 人物典故:“念奴”是唐代著名歌伎,借指技艺高超者;“飞燕”指汉成帝皇后赵飞燕,以其舞姿轻盈著称。柳永用此二人作比,极大地抬高了心娘的身份。 3. 写作手法:词中运用了正面描写(动作、仪态)、侧面烘托(用古人、王孙的反应)以及生动的比喻(云衫步)等多种艺术手法。 4. 社会背景:此词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背景下,都市娱乐业的兴盛和歌妓文化的繁荣,以及文人雅士与艺妓之间的交往。 5. 柳永词风:体现了柳永词“俚俗”、“直露”、善于铺叙、贴近市民生活的特点。
这首词是柳永赠给歌妓心娘的赞词。讲解时可把握以下几个层次:首先,从整体上把握词作赞美艺人的主旨。其次,逐句分析其内容:前两句写心娘自幼习艺、仪表出众;三、四句用典,以极致夸张突出其技艺无双;五、六句通过绣扇、舞步等细节描绘其表演时的优美形态;最后两句从旁观者(王孙)的角度,侧面烘托其受欢迎程度。再次,要点明词中运用的艺术手法,如对比、用典、细节描写等。最后,可将此词置于柳永的词创作和宋代社会文化大背景中,理解其作为“俗词”的价值和反映市井生活的历史意义。全词语言流畅,形象鲜明,情感直白,是柳艳词的代表作之一。
本词以热情洋溢的笔调,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歌妓心娘高超的艺技和动人的魅力。开篇直陈其“自小能歌舞”,奠定赞美基调。接着通过“举意动容皆济楚”写其仪态万方。三、四句运用夸张和对比手法,以天上念奴和史上赵飞燕作比,极言心娘技艺超群,貌美惊人,构思巧妙,气势不凡。下阕转而刻画细节,“玲珑绣扇花藏语”写其静态的含蓄美,“宛转香茵云衫步”则写其动态的轻盈美,对仗工整,意象优美。结尾两句,以“王孙赠千金”的侧面衬托,点明心娘声名远播、令人倾慕,并交代其居所,使人物形象更加真实可感。全词语言明快,比喻生动,层层递进,将一位色艺双绝的女艺人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体现了柳永对市井女性才华的欣赏与尊重。
这首词出自宋代词人柳永的《木兰花》四首之一。柳永一生仕途失意,长期流连于市井坊曲,与歌妓乐工交往密切。他的词作大量描写都市生活和歌妓情态,语言通俗,情感真挚。这首词是为一名叫“心娘”的歌舞妓所作,属于赠妓词,旨在赞美心娘出众的歌舞技艺和迷人的风采,反映了宋代市井文艺的繁荣和柳永与底层艺人的深厚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