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作琵琶,调全宫羽,佳人自然用意。
宝檀槽在雪胸前,倚香脐,横枕琼臂。
组带金钩,背垂红绶,纤指转弦韵细。
愿伊只恁拨梁州,且多时,得在怀里。
她的身体犹如一把琵琶,音律全然符合宫羽调式,佳人自然而然地倾注心意。 镶嵌宝饰的檀木琴槽贴在她雪白的胸前,倚靠香脐,横枕着如玉的手臂。 丝织的飘带系着金钩,背后垂着红色的流苏,纤纤玉指拨动琴弦发出细腻的音韵。 但愿她就这样一直弹奏《梁州》曲,能够长时间地将她拥在怀中。
此词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意象设置的独创性。将女子身体各部位与琵琶构件对应,形成“人器合一”的审美效果,这种隐喻既大胆又含蓄,符合士大夫的审美趣味。 二、感官描写的层次性。从静态的“雪胸”“琼臂”到动态的“转弦”,从视觉的“红绶”到听觉的“韵细”,营造出立体可感的艺术空间。 三、情感表达的克制性。虽写艳情,但通过“愿伊只恁”的委婉表达,将占有欲转化为对艺术享受的延长时间,保持了词的雅致格调。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以物喻人”的写法在《花间集》中已有先例,但欧阳修通过更精细的物象描写和更克制的抒情方式,展现了宋代文人词对五代词风的继承与超越。
这首词以香艳笔触描绘女子弹奏琵琶的情态。上阕开篇即以“身作琵琶”的奇特比喻,将女子与乐器融为一体,突出其音律天成。“宝檀槽在雪胸前”等句,通过宝檀、雪胸、香脐、琼臂等意象的铺陈,极具感官美感。下阕“组带金钩”转向乐器细节,而“纤指转弦韵细”则生动摹写演奏的动态美感。结尾直抒胸臆,以“愿伊只恁拨梁州”的祈愿,将听觉享受、视觉美感与情感依恋巧妙结合,展现了对音乐与佳人的双重沉醉。全词比喻新颖,辞藻华美,体现了宋代文人词对女性美的诗意呈现。
《蕙香囊》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首艳情词。宋代商品经济繁荣,市井文化发达,文人墨客与歌妓交往频繁,这类描写歌女演奏、体态的作品应运而生。欧阳修的词风受晚唐五代花间词派影响,部分作品风格婉约绮丽,此词即是通过对女子弹奏琵琶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对佳人的倾慕与留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