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风撼香红碎。
满帘笼花气。
看花何事却成愁,悄不会,春风意。
窗在梧桐叶底。
更黄昏雨细。
枕前前事上心来,独自个,怎生睡。
小桃花在风中摇曳,红色的花瓣飘落破碎。 满帘飘荡着花香气息。 看着花儿本该欢乐,为何却变成忧愁?悄无声息中,不明白春风的含义。 窗外梧桐树叶低垂。 到黄昏时分,细雨绵绵。 枕边往事浮上心头,我独自一人,如何才能入睡。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欧阳修婉约词风的魅力。上片写春日花事,却以"愁"字转折,暗示好景不长。下片转入秋意,通过"黄昏雨细"营造忧伤氛围。
艺术上,作者运用对比手法,将春花与秋叶、白昼与黄昏相对照,强化了时光流逝的主题。语言凝练含蓄,"悄不会,春风意"既写春风无情,也暗喻人生际遇的无奈。
整首词结构严谨,情感层层递进,从赏春到伤春,再到悲秋,最终归结为无法排遣的孤独,展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细腻情感和人生感悟。
这首《一落索》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末景象,通过"小桃风撼香红碎"的生动描写,勾勒出花瓣飘零的凄美画面。作者巧妙地将外在景物与内心情感相结合,从"看花何事却成愁"开始,情感由欢转悲,过渡自然。
下阕"窗在梧桐叶底"暗示季节转换,秋意渐生,"黄昏雨细"更添凄凉气氛。结尾"独自个,怎生睡"直抒胸臆,将孤独无眠的愁绪推向高潮,余韵悠长。
这首词创作于宋代,作者欧阳修。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其词风婉约含蓄。此词通过描写春末景色和独处愁绪,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词中"看花何事却成愁"反映了作者由赏春转为伤春的情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