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归田乐
归田乐
晏几道 〔宋代〕
试把花期数。
便早有,感春情绪。
看即梅花吐。
愿花更不谢,春且长住。
只恐花飞又春去。
花开还不语。
问此意,年年春还会否。
绛唇青鬓,渐少花前语。
对花又记得,旧曾游处。
门外垂杨未飘絮。
写花
梅花
写梅
古诗译文
春天又离去了,好似与佳人分别时积郁的幽怨。闲静的庭院里,绿树成荫增添了白日的寂静。那一枝梅花最为美好,至今还记得。正当梦醒时分,炉烟袅袅升起,透过参差错落的疏帘。为了什么事,年复一年的春恨,询问花儿应该能够理解。
展开
知识点
晁补之(1053-1110),字无咎,号归来子,济州巨野人。北宋文学家,与黄庭坚、秦观、张耒并称"苏门四学士"。擅长诗词文赋,词风受苏轼影响,既有豪放也有婉约之作。《归田乐》是词牌名,双调五十六字。
展开
古诗注解
幽恨积
:深藏在心中的怨恨积累
翠阴满
:绿树成荫,布满庭院
炉烟袅
:香炉中的烟雾袅袅上升
参差疏帘隔
:透过高低不齐的稀疏帘子
春恨
:因春天离去而产生的愁恨
展开
讲解
这首词的突出特点是情景交融手法的运用。作者将春去比作"别佳人",赋予抽象的季节变化以具体的情感色彩。"一枝梅最好"既是对具体景物的描写,也暗含对某种美好事物或时光的追忆。结尾"问花应会得"采用拟人手法,强化了物我交融的艺术效果。
展开
古诗赏析
此词以春去为切入点,将自然季节的更替与人生际遇的变化巧妙结合。上片写景,通过庭院、翠阴、昼寂营造孤寂氛围;下片抒情,借梅花忆旧,表达对往昔的怀念。词风婉约深沉,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动人。
展开
创作背景
晁补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门四学士"之一。这首词创作于作者仕途失意时期,借春去抒发人生感慨。当时晁补之因党争被贬,词中融入了个人的身世之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展开
作者信息
晏几道(1030-1106,一说1038—1110 ,一说1038-1112),男,汉族,字叔原,号小山,著名词人,抚州临川文港沙河(今属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人。晏殊第七子。历任颍昌府许田镇监、乾宁军通判、开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词风哀感缠绵、清壮顿挫。一般讲到北宋词人时,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雪浪斋日记》云:“晏叔原工小词,不愧六朝宫掖体。”如《鹧鸪天》中的“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等等词句,备受人们的赞赏。
古诗数量:
533
名句数量:
1665
作者其他古诗
1
鹧鸪天
1.1万阅读
2
鹧鸪天
1.1万阅读
3
临江仙
1.1万阅读
4
思远人
1万阅读
5
鹧鸪天
1万阅读
6
留春令
1万阅读
7
临江仙
1万阅读
8
虞美人
1万阅读
9
鹧鸪天
1万阅读
10
清平乐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