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亭南馆逢迎地,几醉红裙。
凄怨临分。
四叠阳关忍泪闻。
谁怜今夜篷窗雨,何处渔村。
酒冷灯昏。
不许愁人不断魂。
东亭南馆是相逢送别的地方,多少次因红裙佳人而醉。 临别时凄然哀怨,强忍泪水听那《阳关》叠唱。 谁会在意今夜篷窗外的雨声,它落在哪个渔村? 酒已冷,灯渐暗,愁绪让人断魂。
此词运用了三种艺术手法: 1. 对比反衬:昔日的"醉红裙"与今朝的"酒冷灯昏"形成强烈反差 2. 以景结情:结尾用雨夜渔村的画面收束,余韵悠长 3. 化用典故:"四叠阳关"暗含前人离别意象,增强感染力 全词通过浓缩的时空转换,展现词人从风流少年到落魄文人的心理轨迹。
全词以"逢迎地"与"篷窗雨"形成时空对照,上阕回忆往日欢宴,下阕转写现实孤凄。"酒冷灯昏"以物象写心境,"不许"二字更强化愁绪的不可排遣,体现贺铸词"幽洁悲壮"的特色。
此词作于贺铸晚年漂泊时期,结合其仕途失意经历,通过离别场景的今昔对比,抒发人生聚散无常、羁旅孤寂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