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海月谣
海月谣
贺铸 〔宋代〕
楼平叠巘。
瞰瀛海,波三面。
碧云扫尽,桂轮滉玉,鲸波张练。
化出无边宝界,是名壮观。
追游汗漫,顾少借,长风便。
麻姑相顾,□然笑指,寒潮清浅。
顿觉蓬莱方丈,去人不远。
写风
写人
写云
古诗译文
楼阁与层叠的山峦齐平。俯瞰大海,波涛环绕三面。碧空如洗,乌云散尽,明月如流动的玉盘,海面似展开的白绸。幻化出无边无际的珍宝世界,这景象真是雄伟壮丽。想要纵情遨游于广阔天地,只盼能稍稍借助长风之力。麻姑仙子回头相望,莞尔一笑,指着清浅的寒潮。顿时觉得蓬莱、方丈这些海上仙山,离人间并不遥远。
展开
知识点
1. 词牌名:《海月谣》是词牌名,属于词的音乐曲调名称。 2. 作者贺铸:贺铸(1052-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北宋著名词人,其词题材丰富,风格兼具婉约与豪放。 3. 神话典故:词中运用了“麻姑”、“蓬莱”、“方丈”等神话人物和仙境名称,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用以表达超越现实、追求永恒的精神向往。 4.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如“桂轮滉玉”、“鲸波张练”)、夸张(“化出无边宝界”)等手法,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5. 思想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自由逍遥生活的向往,以及一种超然物外的哲理思考。
展开
古诗注解
叠巘(yǎn)
:层叠的山峰。
瞰(kàn)
:从高处向下看。
瀛海
:大海。
桂轮
:月亮的别称。
滉(huàng)玉
:形容月光如水波荡漾,晶莹如玉。
鲸波
:巨大的海浪。
张练
:铺开的白绢,比喻海面平静广阔。
汗漫
:广阔无垠,漫无边际。
麻姑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仙女。
蓬莱、方丈
:古代传说中东海上的仙山。
展开
讲解
这首词可以分两个层次来理解。前三句为第一层,交代观景的立足点(楼与山齐)和视野(海环三面),奠定了全词高远开阔的基调。从“碧云扫尽”到结尾为第二层,具体描绘月海之景并抒发感慨。其中,“碧云”三句写景极为精炼传神,月光之皎洁、海面之平静与壮阔被同时捕捉。“化出”二句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由实景转入幻境。下阕“追游”三句直抒胸臆,渴望乘风遨游。“麻姑”三句巧妙引入神话,增添浪漫色彩与哲理意味。最后两句是词眼,点出仙境并非遥不可及,升华了主题。全词结构严谨,由景生情,由情入理,想象飞腾,语言凝练,是一首优秀的浪漫主义词作。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词以雄奇的笔触描绘月下海景,意境开阔,想象瑰丽。上阕写景,“楼平叠巘”起笔即显高远之势,“碧云扫尽,桂轮滉玉,鲸波张练”数句,将皎洁的月光与浩瀚的海波交织成一幅澄澈壮美的画卷,“化出无边宝界”更是将现实之景升华为梦幻之境。下阕抒情,“追游汗漫”表达了超脱尘俗、遨游天地的愿望,继而引入麻姑指潮、蓬莱在望的神话情节,使全词弥漫着浓厚的仙道气息,最终在“去人不远”的顿悟中,将仙境与人间拉近,体现了词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豁达超脱的胸襟。词风在豪放中见飘逸,体现了贺铸词作的典型特色。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词为宋代词人贺铸所作。贺铸词风多样,既有豪放之作,亦有婉约之篇。这首《海月谣》描绘了月夜海景的壮丽与奇幻,充满了浪漫的想象。从词中“追游汗漫”“蓬莱方丈”等语来看,可能作于词人登临海滨高楼、望月观海之时,抒发了其对广阔天地、神仙境界的向往之情,体现了宋代文人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思、神话传说相结合的艺术追求。
展开
作者信息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古诗数量:
1141
名句数量:
2709
作者其他古诗
1
青玉案
1.2万阅读
2
六州歌头
1.1万阅读
3
杵声齐
1.1万阅读
4
浣溪沙
1.1万阅读
5
半死桐
1.1万阅读
6
半死桐
1万阅读
7
感皇恩
1万阅读
8
减字浣溪沙
1万阅读
9
卷春空
1万阅读
10
芳心苦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