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又叹流寓。
指芳物,伴人迟暮。
搅晴风絮。
弄寒烟雨。
春去更无寻处。
石城楼观青霞举。
想艇子,寄谁容与。
断云荆渚。
限潮湓浦。
不见莫愁归路。
我又一次在江南感叹自己漂泊流离的生活。指着春天的花草,它们陪伴着我度过迟暮之年。风吹动柳絮在晴空中飞舞,烟雨带来寒意。春天离去后再也找不到它的踪迹。
石城的楼台仿佛高举在青霞之中。想象着小舟,又能寄情于谁,与谁共度悠闲时光?荆渚上空的云彩已经断裂,湓浦的潮水形成了阻隔。再也看不到莫愁女归去的道路。
这首词结构严谨,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情景交融。开头"江南又叹流寓"直抒胸臆,奠定全词感情基调。"芳物伴人迟暮"将自然景物人格化,增强情感表现力。
中间部分通过风絮、烟雨等意象,描绘春天将尽的景象,隐喻人生易老。下片由景入情,从石城楼观联想到远方故人,空间跳跃扩大意境。"断云""限潮"象征阻隔,强化了离别之苦。
最后以"不见莫愁归路"作结,余韵悠长,将伤春与怀人、思乡多重情感融为一体,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这首《金凤钩》以伤春为主题,抒发了作者漂泊异乡的愁绪和人生迟暮的感慨。上片写春去无痕,通过"搅晴风絮,弄寒烟雨"的意象,营造出迷离凄清的意境。下片转入怀人,借助石城、荆渚、湓浦等地名,空间不断转换,暗示漂泊之广。结尾"不见莫愁归路"一语双关,既指春天归去无路,也暗喻自己归乡无望。
全词语言凝练,意象丰富,情感深沉,将春愁与旅思巧妙结合,展现了贺铸词作婉约深挚的艺术特色。词中多用对仗,如"搅晴风絮"对"弄寒烟雨","断云荆渚"对"限潮湓浦",增强了词的韵律美。
这首词是贺铸晚年作品,创作于他漂泊江南时期。贺铸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调任地方小官,长期流寓各地。词中表达的羁旅之愁和迟暮之悲,反映了作者对人生漂泊的深刻体验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宋代文人多有咏春伤春之作,此词在这一传统基础上,融入了个人身世之感,显得格外沉郁苍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