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江楼令
江楼令
吴则礼 〔宋代〕
凭栏试觅红楼句,听考考,城头暮鼓。
数骑翩翩度孤戍。
尽雕弓白羽。
平生正被儒冠误。
待闲看,将军射虎。
朱槛潇潇过微雨。
送斜阳西去。
写雨
古诗译文
倚靠着栏杆,试图寻觅那足以描绘眼前红楼景象的佳句,耳畔传来考考作响的城头傍晚报时的鼓声。 几匹骏马轻快地驰过孤零零的戍楼。 士兵们佩带着雕饰华美的弓和白色的羽箭。 我这一生,正是被这读书人的身份所耽误。 且悠闲地看着,将军英姿勃发射杀猛虎。 朱红色的栏杆边,微风细雨潇潇而过。 目送着那斜斜的夕阳向西方沉落。
展开
知识点
1. 词牌名:《江楼令》是词牌名,属于词的一种格式。 2. 作者吴则礼:北宋末年文人,与黄庭坚等有交游,诗风兼具豪放与简澹。 3. 典故运用:“将军射虎”化用西汉名将李广射虎的故事,常见于诗词中象征英勇。 4. 意象对比:词中“红楼句”(文)与“雕弓白羽”(武)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作者内心矛盾。 5. 时间意象:“暮鼓”、“斜阳”共同构建了黄昏意境,常与时光流逝、感慨深沉相关联。 6. 儒冠误身: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有“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句,此意象在后世诗词中常被沿用,表达书生对功业难成的慨叹。
展开
古诗注解
凭栏
:倚靠着栏杆。
红楼
:此处可能指华丽的楼阁,未必特指女子居所。
听考考
:形容鼓声连续不断的样子。
城头暮鼓
:傍晚时分城头上报时的鼓声。
数骑翩翩
:几匹轻快奔跑的马。
孤戍
:孤零零的戍楼或边防驻所。
雕弓白羽
:雕饰华美的弓和尾端缀有白色羽毛的箭。
儒冠
:读书人戴的帽子,代指书生身份或文人生活。
将军射虎
:借用汉代李广射虎的典故,象征英勇武略。
朱槛
:朱红色的栏杆。
潇潇
:形容风雨声。
斜阳
:西斜的太阳,傍晚的日光。
展开
讲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边楼阁上的所见所感,情感脉络清晰。起始是文人的闲情逸致——寻诗。但暮鼓声和疾驰而过的骑兵打断了这份闲适,将视线引向军事相关的意象(孤戍、雕弓白羽)。这些景象触发了诗人的感慨:觉得自己一生被“儒冠”(文人身份)所束缚,未能实现如同“将军射虎”般的壮举。这里的“射虎”既是实指英勇行为,也隐喻着在国事艰难时期渴望有所作为的抱负。最后两句场景回归静谧,微雨中送走夕阳,含蓄地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惆怅和时光流逝的无奈。全诗在空间(楼阁、城头、孤戍)和时间(暮鼓、斜阳)的转换中,完成了从外在景象到内心世界的抒写,艺术手法高超。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江楼令》以黄昏江楼所见为背景,巧妙地将文人的细腻情怀与对壮阔人生的向往融为一体。开篇“凭栏试觅红楼句”展现诗人寻章觅句的文人本色,但紧接着的城头暮鼓、翩翩骑兵、雕弓白羽,瞬间将画面拉入一个略带边塞苍茫意味的境界。“平生正被儒冠误”是词眼,直接道出诗人对书生生涯局限性的感慨与自嘲,转而期待“闲看将军射虎”的豪迈场景。结尾“朱槛潇潇过微雨,送斜阳西去”,以略带萧瑟的雨景和西沉落日收束全篇,意境悠远,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描绘,也暗含了对个人境遇和时代氛围的深沉叹息。全词语言凝练,意象转换自然,在婉约与豪放之间取得了平衡,情感真挚动人。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诗为宋代诗人吴则礼所作。吴则礼身处北宋末期,时局动荡。诗中“平生正被儒冠误”一句,透露出作者作为文人在乱世中对自身身份的感慨与无奈。他一方面向往诗词文雅(“凭栏试觅红楼句”),另一方面又对军旅生涯、英雄气概(“将军射虎”)有所向往,反映了当时部分文人在国势衰微背景下复杂的心态——既有对文化艺术的热爱,也有对无力改变现实的挫败感,以及对英武精神的倾慕。场景设定在江边楼阁,暮鼓声中,目送斜阳,更增添了时代的苍凉感。
展开
作者信息
吴则礼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今湖北阳新)人。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古诗数量:
370
名句数量:
771
作者其他古诗
1
减字木兰花
1万阅读
2
东风第一枝
1万阅读
3
秦楼月
1万阅读
4
减字木兰花
1万阅读
5
水龙吟
1万阅读
6
红楼慢
1万阅读
7
醉落魄
1万阅读
8
木兰花慢
1万阅读
9
虞美人
1万阅读
10
减字木兰花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