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临江仙(宣和乙巳冬幸亳
临江仙(宣和乙巳冬幸亳
赵佶 〔宋代〕
过水穿山前去也,吟诗约句千余。
淮波寒重雨疏疏。
烟笼滩上鹭,人买就船鱼。
古寺幽房权且住,夜深宿在僧居。
梦魂惊起转嗟吁。
愁牵心上虑,和泪写回书。
写雨
写山
写水
写人
写鱼
古诗译文
越过山水继续前行,途中吟诗作句已有千余。淮河波浪带着寒意,雨水稀疏落下。烟雾笼罩着滩涂上的白鹭,人们正在船上购买鲜鱼。在古老的寺庙和幽静的禅房暂且住下,深夜便寄宿在僧人的居所。梦中惊醒,转而发出叹息。忧愁牵动着心中的思虑,含着泪水写下回信。
展开
知识点
作者赵佶即宋徽宗,是北宋第八位皇帝,以艺术才华著称,工书画、善诗词,但治国无能。 词牌《临江仙》常见于宋代,多写羁旅、怀古等题材,此词符合其婉约风格。 宣和乙巳年(1125年)是北宋灭亡前夜,次年即发生靖康之变,历史背景增强了词的悲剧色彩。 词中“人买就船鱼”反映了宋代水乡市场的生动场景,具社会史价值。
展开
古诗注解
宣和乙巳
:即宋徽宗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是作者赵佶在位时期的年号。
亳
:指亳州,在今安徽省,是此次巡幸的目的地。
淮波
:淮河的波浪,点明行经淮河流域,暗示旅途的寒重与孤寂。
权且
:暂时、姑且,体现旅途中的临时栖身。
嗟吁
:叹息声,表达内心惊醒后的感慨与不安。
回书
:回信,暗指对远方亲信或朝政的牵挂,透露出作者的忧虑心境。
展开
讲解
这首词结构清晰,前四句写旅途所见,中间两句写暂居,后三句写梦醒抒怀。讲解时可重点分析意象的象征性:如“寒重雨疏疏”暗喻政治环境的严峻,“梦魂惊起”暗示潜意识中的恐惧。艺术上,赵佶将帝王身份融入平民化旅途描写,展现其双重心理。整体上,词作不仅是一次巡幸记录,更成为北宋末世君臣心态的缩影,值得结合历史进行解读。
展开
古诗赏析
这首词以白描手法展现旅途场景,上阕写白天过水穿山、吟诗赏景的闲适,但“淮波寒重雨疏疏”已隐含寒意与疏离感;下阕转写夜宿僧居的孤寂,梦魂惊起后直抒愁绪,形成由外向内、由景入情的深化。全词语言简练,意象清新(如“烟笼滩上鹭”),却通过结尾“和泪写回书”将个人情感与时代阴影交织,暗喻帝王在盛世帷幕下的内心煎熬,具有一定的历史厚重感。
展开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冬,赵佶巡幸至亳州途中。当时北宋内忧外患加剧,金兵南下威胁日甚,朝廷局势动荡。作为皇帝的赵佶虽在出巡,但内心充满对国事的忧虑。词中“愁牵心上虑”直接反映了他在享乐表象下的深层不安,这次巡幸可能成为他帝王生涯中最后一次相对自由的行程,不久后北宋便遭遇“靖康之变”,赵佶被俘北去。
展开
作者信息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古诗数量:
40
名句数量:
106
作者其他古诗
1
燕山亭
1.1万阅读
2
宴山亭
1万阅读
3
宴山亭
1万阅读
4
燕山亭
1万阅读
5
燕山亭
1万阅读
6
醉落魄
1万阅读
7
在北题壁
1万阅读
8
探春令
1万阅读
9
眼儿媚
1万阅读
10
宫词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