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诗词
作者
名句
成语
古籍
首页
古诗词
作者大全
名言名句
成语大全
古典文学
古诗词解译
古籍译文
汉语字典
汉语词典
专题
首页
古诗词大全
金莲绕凤楼
金莲绕凤楼
赵佶 〔宋代〕
绛烛朱笼相随映,驰绣毂,尘清香衬。
万金光射龙轩莹。
绕端门,瑞雷轻振。
元宵为开圣景。
严敷坐,观灯锡庆。
帝家华英疑误乘春兴。
搴珠帘,望尧瞻舜。
写景
写雷
古诗译文
红烛与朱红的灯笼相互辉映,华美的车驾飞驰而过,尘土中弥漫着清香。
万道金光照射着帝王的车驾,使之晶莹夺目。
环绕着皇宫正门,祥瑞的雷声轻轻震动。
元宵佳节开启了神圣的景观。
皇帝庄严地端坐着,观赏花灯,赐予臣民庆贺。
皇家子弟的才华如同误乘了春日的兴致,勃发而出。
撩起珠帘,仰望尧舜那样的贤明君主。
展开
知识点
宋徽宗赵佶是北宋第八位皇帝,以艺术成就著称,擅长书法(创“瘦金体”)、绘画和诗词。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有观灯、吃元宵等习俗,宋代元宵庆典尤为盛大。
诗中的“尧”“舜”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贤明君主,常被用作颂扬当政者的典故。
本诗属于宫廷诗词题材,多用于描绘皇家生活、节日庆典,风格华丽庄重。
“金莲绕凤楼”可能指宫廷建筑或节日装饰,象征富贵祥瑞。
展开
古诗注解
绛烛朱笼
:红色的蜡烛和朱红色的灯笼,指元宵节的灯火。
绣毂
:装饰华美的车轮,代指华丽的车驾。
龙轩
:帝王乘坐的车驾。
端门
:皇宫的正门。
瑞雷
:祥瑞的雷声,象征吉兆。
元宵
:农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开圣景
:开启神圣的景象,指节日的盛况。
严敷坐
:皇帝庄严地坐着。
观灯锡庆
:观赏花灯,赐予庆贺。
帝家华英
:皇家的杰出子弟。
搴珠帘
:撩起珠帘。
望尧瞻舜
:仰望尧和舜,比喻仰慕贤明的君主。
展开
讲解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元宵节宫廷的盛大场景。首句“绛烛朱笼相随映”以视觉和嗅觉(尘清香衬)营造氛围,接着“万金光射”夸张手法突出帝王威仪。“绕端门,瑞雷轻振”运用自然意象比喻庆典声响,增强神圣感。中段“元宵为开圣景”点明主题,后文“严敷坐,观灯锡庆”体现皇帝与民同乐的场面。结尾“望尧瞻舜”升华主题,表达对理想政治的追求。整体上,诗作结构紧凑,意象丰富,既写实又寓意深刻,是宋代宫廷诗的典范之作。
展开
古诗赏析
《金莲绕凤楼》以富丽堂皇的笔触,生动刻画了元宵节宫廷庆典的壮观景象。诗中“绛烛朱笼”“万金光射”等意象,渲染出灯火辉煌、金光闪耀的节日氛围,突显皇家气派。“瑞雷轻振”“开圣景”等词句,赋予庆典以神圣色彩,体现皇帝对太平盛世的颂扬。结尾“望尧瞻舜”,既是对古代贤君的追慕,也暗含赵佶自身治国理想。全诗语言华美,节奏明快,充分展现了赵佶作为艺术家皇帝的文学才华,同时折射出北宋宫廷文化的繁荣。
展开
创作背景
本诗为宋徽宗赵佶所作,创作于北宋时期。赵佶作为皇帝,深谙艺术,尤其喜爱诗词书画。此诗描绘的是元宵佳节的盛况,反映了当时宫廷节日的奢华与庄严。北宋元宵节庆典极为隆重,皇帝常与民同乐,展现太平盛世。赵佶通过此诗,既记录了节日的恢宏场面,也表达了对贤明治世的向往,契合其作为帝王对江山社稷的期许。
展开
作者信息
宋徽宗,名赵佶(公元1082年5月初5~1135年6月4日),神宗11子,哲宗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赵佶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死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宋徽宗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35里处)。 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古诗数量:
40
名句数量:
106
作者其他古诗
1
燕山亭
1.1万阅读
2
宴山亭
1万阅读
3
宴山亭
1万阅读
4
燕山亭
1万阅读
5
燕山亭
1万阅读
6
醉落魄
1万阅读
7
在北题壁
1万阅读
8
探春令
1万阅读
9
眼儿媚
1万阅读
10
宫词
1万阅读
拼音
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