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州初会遇。
记惺惺,说底语。
而今精神□,倾下越风措。
雍门人独夜,客舍停杯处。
余香应未泯,凭君重唱金缕。
移宫易羽。
纵有离愁休怨诉。
客里□凄凉,怕听断肠句。
情山曲海,君已心相许。
骖鸾乘月,正好同归去。
当初在南州初次相遇,记得你聪慧机敏,诉说心底的话语。如今你的精神风采,更显洒脱不羁。雍门独坐的夜晚,客舍中停杯不饮之处。往日的芬芳尚未消散,请你再唱一曲《金缕衣》。变换音调,纵有离愁也不必倾诉。客居他乡的凄凉,最怕听到断肠的诗句。情如山曲如海,你已心有所属。不如乘鸾驾月,一同归去。
此诗以叙事与抒情结合,开篇追忆初遇,后转入对当下心境的描写。“倾下越风措”形容友人洒脱之态,“雍门”“客舍”则烘托孤独。诗人通过“重唱金缕”唤起共同记忆,又以“移宫易羽”劝解离愁。结尾“骖鸾乘月”的想象,既是对超脱现实的向往,亦暗含对团聚的期待。全诗结构紧凑,情感层层递进,展现了杨无咎对语言和意象的娴熟驾驭。
这首诗以回忆开篇,通过“南州初会遇”点明与友人相识的场景,后以“记惺惺”突出对方的聪慧。诗中“雍门人独夜”与“客舍停杯”营造出孤寂氛围,而“余香未泯”则暗示情谊犹存。后半部分以“移宫易羽”转折,劝友人莫诉离愁,最终以“骖鸾乘月”的浪漫想象收尾,表达同归的愿望。全诗语言婉转,情感细腻,展现了宋代文人含蓄深沉的抒情风格。
此诗为宋代杨无咎所作,具体创作时间不详。从内容看,诗人回忆与某位知己的初次相遇,感慨时光流逝与离愁别绪。诗中提到“客里凄凉”“离愁”,可能作于诗人漂泊他乡或与友人分别之时,表达了对往昔情谊的怀念和对重逢的期盼。